11
企鹅是广泛分布于南半球的潜水鸟,史前的巨型企鹅抬起脑袋高度超过2米!

​​​

1

图注:与人类、帝企鹅站在一起的史前巨型企鹅,图片来自ALAMY STOCK PHOTO

        企鹅是生活南半球的游禽,这个大家族中有18个种,其中有许多种类很小很可爱。最大的企鹅要数著名的帝企鹅了,其身高超过1.1米,体重在35千克左右。在3000多万年前,曾经有一种企鹅抬起脑袋嘴尖距离地面超过2米,它就是企鹅家族中的大哥大:古冠企鹅。

2

图注:帝企鹅,图片来自网络

​        19世纪中期,人们在新西兰发现了一块跗跖骨化石,这块化石与企鹅的跗跖骨相似,应该属于一种大型企鹅。1859年,英国著名生物学托马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根据化石建立了古冠企鹅属,模式种名为南极古冠企鹅Palaeeudyptes antarcticus)。

3

图注:著名的生物学家赫胥黎,图片来自网络

​        当人们来到南极洲之后,他们在西摩岛上发现了大量属于古冠企鹅的化石,于是古生物学家在1990年建立了该属内的新种:卡氏古冠企鹅Palaeeudyptes klekowskii)。除了新西兰和南极洲,澳大利亚也发现了可能属于古冠企鹅的化石,证明古冠企鹅曾经广泛分布于南半球。

4

图注:古冠企鹅的化石,图片来自网络

        ​古冠企鹅的体型巨大,其属内的卡氏古冠企鹅体型最大,站立时高达1.6米,体重更是超过110千克。古冠企鹅的外形与今天的帝企鹅相差不大,看上去肥胖而笨拙,体色以黑白为主,就好像穿着一件黑色的燕尾服。

5

图注:人类与古冠企鹅,图片来自网络

6

图注:古冠企鹅和今天几种企鹅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古冠企鹅长有一个大脑袋,脑袋的长度超过0.5米,在其脑袋前面是尖长的角质喙嘴。古冠企鹅的脖子较长,但是被脖子周围的脂肪和羽毛紧紧包裹起来,所以看上去脖子和身体是一体的。古冠企鹅的身体圆鼓鼓的,身体两侧是前肢变成一对长鳍脚,可以用于划水。与前肢相比,古冠企鹅的后肢较短,脚趾之间有蹼,在身体的正下方。由于身体结构的限制,古冠企鹅在陆地上行走缓慢,而且一摇一晃看上去非常滑稽。

7

图注:长着尖长大脑袋的古冠企鹅,图片来自网络

​        尽管在陆地上行动不便,但是进入水中之后古冠企鹅就变成了另一番模样,其能够迅速灵活的游泳。其身上重叠鳞片状的羽毛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古生物学家认为体型较大的古冠企鹅具有出色的潜水能力,其潜入水中可达40分钟之久。

8

图注:入水的企鹅就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图片来自网络

        ​从分类上看,古冠企鹅属于企鹅目,企鹅科,古冠企鹅亚科。古冠企鹅生存于距今3700至3400万年前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当时的地球于今天相似,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始新世的地球各大板块还在运动之中,欧亚大陆、非洲与北美洲之间的大西洋还没有今天这么宽,印度大陆向北正在撞向亚欧大陆,这次碰撞将形成青藏高原和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在南半球,澳洲大陆离开南极洲正在向北移动。

9

图注:始新世时期的地球,图片来自网络

​        始新世的地球温暖比今天高得多,当时的海平面较高,两极还没有常年不化的冰盖。正是因为温度较高,南极的生存环境远比今天要优越,有超过10种史前企鹅生存在这个大陆上,其中最大的就是古冠企鹅。古冠企鹅主要以鱼类为食,今天捕食企鹅的海豹和虎鲸在当时还没有出现呢,所以它们的天敌并不多。

10

图注:古冠企鹅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        巨大的古冠企鹅又是怎么消失的呢?在始新世末期,地球气温下降了8℃,海平面开始下降,南极也开始变得寒冷。一切的变化对于古冠企鹅的冲击很大,它们因此而灭绝,大型动物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差。古冠企鹅,这种企鹅家族中的巨人因为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而消失了。

PS:除了古冠企鹅,远古企鹅家族中还有很多大家伙,在之后的科普文中会一一为大家介绍。

11

图注:在史前还生存着许多巨型企鹅,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1.Jadwiszczak, Piotr (2006): Eocene penguins of Seymour Island, Antarctica: Taxonomy. Polish Polar Research 27(1): 3–62. PDF fulltext

2.Myrcha, Andrzej; Jadwiszczak, Piotr; Tambussi, Claudia P.; Noriega, Jorge I.; Gaździcki, Andrzej; Tatur, Andrzej & Del Valle, Rodolfo A. (2002): Taxonomic revision of Eocene Antarctic penguins based on tarsometatarsal morphology. Polish Polar Research 23(1): 5–46. PDf fulltext

原文链接: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1412590198776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