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瘦驼

今年1月6日,一只名为Tilikum的虎鲸离开了世界。它两岁被人捕获,随即被送往水族馆,自此,再也没有回到大海。随后的30多年里,它三度杀人——要知道,从未有野生虎鲸伤害过人类,只有它,一头在水族馆里饱经折磨、精神失常的虎鲸这么做过。

“表演”中的虎鲸Tilikum,图片来自orcahome.de

“表演”中的虎鲸Tilikum,图片来自orcahome.de

然而,圈养虎鲸的悲剧,并非只有这一例。今天,我要讲另一个故事。

shoutuo-whale-2

这是一张用C-17运输机空运鲸的照片。这张照片有什么故事呢?

1979年,人们在冰岛Reyðarfjörður附近海域活捉了一头雄性幼年虎鲸,当时人们推测它有三岁。虎鲸的寿命很长,在野外活到五、六十岁很平常。捕鲸人将这头小雄鲸命名为Keiko。Keiko是日语“庆子”的音译,命名人显然对日语一知半解,起码不知道那是个女孩的名字。

人们捕捉虎鲸,并不是为了它的肉或者皮,活着卖掉它会更有得赚。1964年,人类第一次发现活捉的虎鲸幼崽可以在水池里被养活并教会各种把戏。于是,其后的20年,世界各地的水族馆都以拥有一头虎鲸为荣耀。在水池里卖力表演讨生活的虎鲸给人类,特别是孩子带来了太多欢乐,从某种程度上说也确实让虎鲸这种生物更多得被人类熟知。

1970年,威尔士附近海域人们捉住了一个12头虎鲸组成的家庭中的7头。在捕捉和贩卖过程中,5头鲸死亡,只有一头被卖到了水族馆。 (Wallie Funk/Associated Press)

1970年,威尔士附近海域人们捉住了一个12头虎鲸组成的家庭中的7头。在捕捉和贩卖过程中,5头鲸死亡,只有一头被卖到了水族馆。 (Wallie Funk/Associated Press)

Keiko被卖到冰岛Hafnarfjörður水族馆。三年以后,被转卖到加拿大安大略海洋世界公园,并被训练表演各种把戏。在安大略,Keiko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患上了严重的皮肤溃疡。于是,1985年,又被甩手给墨西哥城的一个游乐园。

直到今天,人类圈养条件下的虎鲸平均寿命只有二十多岁。成年体长超过一辆中巴车的虎鲸是一种大洋性海洋哺乳动物,不但体型巨大,而且有着复杂的家庭和社会结构。狭小的水池,孤独地为了食物终日表演,这样的生活条件会极大地损害它们的健康。

于此同时,有研究发现Keiko经历过的那种捕猎,已经影响到了某些区域虎鲸种群的数量。动物保护主义者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呼吁停止圈养虎鲸。这种声浪催生了一部电影。

1993年,《威鲸闯天关》(Free Willy)上映。主演,正是Keiko。

shoutuo-whale-4

当人们在影院里为Willy逃出人类的牢笼欢呼后,自然就会问,Keiko怎么样?电影的制作方华纳兄弟影业公司顺水推舟,1995年2月和商人Craig McCaw共同发起了一个基金,以给Keiko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并最终让它返回大洋。美国俄勒冈州的俄勒冈海岸水族馆接受了这个基金和美国数百万中小学生的捐款共计700万美金,为Keiko建造了一个更大的水池和其他设施。1996年1月7日,Keiko搬入新家。快递公司UPS为Keiko提供了一架C-130作为专机。入住俄勒冈之后仅一年,Keiko的体重就增长了一吨之多。

Keiko返回大洋的计划并非得到了一致的支持。包括许多海洋生物学家在内的反对者认为被圈养了这么久,Keiko重新野化的可能性很小。推动这个项目的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点,但是他们认为通过无线电和卫星信标的帮助,人们可以随时介入,帮助Keiko处理难题。

在所有反对Keiko野化的言论中,挪威政治人物Steinar Bastesen的一句话最为著名:“Keiko应该被杀掉,把肉拿去救济非洲的饥民。”

Steinar Bastesen出身捕鲸渔民,是一位坚定的捕鲸支持者

Steinar Bastesen出身捕鲸渔民,是一位坚定的捕鲸支持者

不管怎样,1998年9月9日,Keiko搭乘一架C-17战略运输机飞回了它的故乡冰岛。那架C-17在降落时损坏了起落架,修理的费用就超过了一百万美金,所幸机上人员和Keiko都没有受伤。

Keiko正在被从水池吊运到专用的空运水箱中

Keiko正在被从水池吊运到专用的空运水箱中

在C-17里,除了装着Keiko的水箱,还有一大批其他用品

在C-17里,除了装着Keiko的水箱,还有一大批其他用品

在冰岛,Keiko先是在冰岛的一个小海湾里学习野外生存技巧,2002年8月初,它终于随着一群野生虎鲸离开了海湾,进入开放海域。但是3周之后,有人在挪威海岸发现了正在向人摇尾乞怜的Keiko,甚至有人爬到了它的背上玩耍。

来自youtube视频截图

来自youtube视频截图

Keiko的守护者们立即赶到挪威,经过身体测量和血液检查,好消息是Keiko在从冰岛到挪威的1000多公里旅程中进食过,说明野化训练是有成效的。但是显然,它并没有融入任何一个野生的虎鲸群。

此后的15个月,Keiko守护者一直在挪威陪它,驾船守护它的行踪。它接触过不少虎鲸群,每次都是若即若离的保持几百米的距离。

2003年12月12日,Keiko死了。尸检推测死因可能是肺炎。它只活了26年,差不多是圈养虎鲸的“标准”寿命,野生虎鲸平均寿命的一半。Keiko的尸体被埋葬在挪威。

Keiko的墓

Keiko的墓

跟虎鲸一样,海洋馆里的其他鲸目动物,比如长鳍领航鲸和各种海豚,同样深受圈养生活的伤害。小小的水族馆水池完全无法满足这些需要巨大生活空间的社会性动物的需要。圈养鲸目动物的死亡率远高于其野外种群的死亡率,这与大多数动物被圈养后寿命会延长的现象截然相反。

这些大脑发达、行为复杂的鲸目动物生着天然的上翘嘴角,这让人们在欣赏它们的”表演”时少了很多负罪感——毕竟它们都看上去很快乐。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限制或禁止鲸类的表演。智利、匈牙利、哥斯达黎加和印度已经在其国内全面禁止了海豚和虎鲸的圈养和表演,美国的纽约市、夏威夷州和南加州当地政府也相继通过法令禁止了此类表演。

根据一项2014年的调查,现在全世界有超过300个饲养着鲸类动物的水族馆,分布于63个国家和地区。日本有57家,中国44家,美国34家,俄罗斯24家,墨西哥24家。跟世界其他地区的潮流相反的是,受巨大利益的驱动,我国最近几年进行鲸类表演的水族馆的数目正在迅速增加。例如,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拥有9头从俄罗斯进口的虎鲸,还在今年2月上马了一个人工繁育虎鲸的项目。

这个海洋公园的海豚表演区被官方称作“海豚湾”,而这个词,在更广泛的语境下更多的指向日本和歌山县太地町的海湾。那里以每年例行的海豚捕杀活动闻名于世。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太地町近些年来缩小了活动规模。鲜为人知的是,海豚湾被捕杀的海豚,除了供食用外,更有相当一部分被用于活体出口,送往世界各地的海洋馆。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然保护监测中心(UNEP-WCMC)的数据,从1975年到2012年,日本报告出口了668头活海豚,其中,330头出口到中国大陆,46头到韩国,34头到美国,27头到香港,25头到台湾,其它国家进口数量较少。

正当有些地方人们正在拆掉海洋馆的鲸类水池,让它们闯出天关的时候。在我国,这个水池的池壁却在不断加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