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溯鹰
本文首发于果壳网,地址在这里。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从区域尺度上看,本次地震与2013年的雅安地震(芦山地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一样,都是同一套大地构造背景之下的产物。
为什么“又是四川”?
尽管这次地震的九寨沟与汶川、雅安这些地域之间相隔数百千米,但发震的本质却并无差别:它们都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对撞的后果,共享着同一个构造应力场所施加的应力。
这个应力场在地球上塑造出的最突出产物,便是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大约六千五百万年前,这几千多米的高原处,其实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特提斯洋。到现在,青藏高原不仅已经形成,而且还在不断地隆升。珠穆朗玛峰目前的高度在惊人的8848米左右,在多年以后很可能还要比现在更高。
地质的基本时间单元是“百万年”,换句话说,在六十多个基本地质时间单元中,这一片比海平面还要低的地壳,愣是活生生拱成了世界第三极。放在地质时间尺度下,这速率确实太快了。这说明了什么?一、这份挤压力本身太强大;二,它作用于地表的速率又实在太快。这两方面导致这种碰撞的能量释放必然会很剧烈、很频繁。
回到我们人类的尺度——这份能量释放到哪儿,在哪儿释放,才是核心的问题。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刚性假设”,即板块和构造块体都是刚性的。这种设定意味着两个构造单元之间的作用力,几乎总是释放于构造单元的交界处。
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的龙门山断裂带,恰恰是两个宏观构造单元的接触带:它的西侧是青藏构造域,它的东侧是扬子板块。这条构造带呈南西-北东向延展,它穿过雅安、穿过汶川、穿过理县和北川。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2013年的雅安地震,就是这条断裂带上积累着板块挤压过程中所蓄积的大量势能超过了地壳岩石能承受的刚性限度的表现。能量以瞬发的机械波形式释放,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最终感受到的地震了。
在龙门山断裂带北侧,还有一组与龙门山断裂带伴生的岷江断裂。这一断裂东侧,是同样近南北走向的虎牙断裂,它们的北侧,则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塔藏断裂。这次九寨沟地震的震中,推测就是在这三组断裂附近。据此,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副主任刘杰表示,九寨沟地震并不能称为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汶川地震的余震。
不过,上述的四组断裂带,加上西侧的抚边河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等等多个断层,活动本身相对活跃,共同构成了四川地质活动的大环境。加上互联网时代对地震的报道更加及时、传播也更广泛,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地震便给公众造成了一种近年来比较频繁的感受。
地震后的余震能精确预测吗?
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之后,至今发生了多次余震。中国地震台网已经能在余震发生后迅速给出测定信息,许多人可能会关心这样一个问题:这些信息能来得更“早”吗?地震后的余震有没有办法精确预测?
值得再次强调的是,地震是人类无法预测的。谁也不知道持续几千万年的应力下一次究竟在何时何地释放。断裂带上密布着无数块承载着应力的岩体,而岩体中又孕育着无数条应力集中的次级断裂。哪儿会率先撑不住?不知道。哪儿会突然破裂摩擦?不知道。往大了说,这是一个动力学上讲的“非线性问题”。对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以及作用过程中大量条件因子的介入,让这个问题近乎无法展开。这就跟我们至今无法准确预报几十天后的天气情况一样。
所以,不要相信“地震后,今晚(或X日内)XX地区将有XX级余震”之类的精确描述话语。科学目前还做不到如此精确的预测,此类消息基本都是谣言。正确理解震后状态的方式应该是:不排除地震后会有强余震紧接到来的可能性,请保持警惕,同时尽力完善抗震避震措施,以面临余震及其次生灾害或将造成的威胁。
虽然在提高可预测性上还找不到完善的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对抗地震的路子我们全都走不通。纵然我们不能预报地震,但我们可以加强抵抗地震的能力呀:比如完善抗震建设、加强灾情应急机制、动员灾区人口及时迁出震区以避免可能受到的次生灾害(比如滑坡、泥石流、堰塞湖决堤等)等。
既然说到抵抗地震的能力,最后必须重新强调这几句:抗震救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高度依赖整个社会的集体动员能力,依赖于社会在面对灾情时的资源整合力。诸如传谣、消费灾情等行为,会干扰社会的抗灾动员、从而为救灾工作徒增无用的成本。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灾情一线救援中去,但不传谣、不信谣、不消费灾情,却是我们每个人能够实实在在做到的靠谱事情。
救灾必胜——这是口号,但也确实是科学能够给予我们的最庄严承诺。纵然地震无法预测,但每当大地撼动的瞬间,却总有一些让人安心的事情,会真正兑现于眼前。
(编辑:moogee,Ca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