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刷微博和微信的你,大概偶尔会看见一些诡异的言论,你觉得非常不对劲,想一句话怼回去,却又说不清楚到底错在哪里。比如下面这几条:
– 你们说某某的文章抄袭,你们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背后有多么努力!
– 这次枪击案,如果不是路人拔枪还击,这个枪手不知道还要杀多少人!所以怎么能禁枪呢?
– 坐月子不能洗澡是老祖宗千年以来的教诲,即使放到现在肯定也没有错。
你也许会想,大家都是接受过教育的成年人,为什么有人就会说出这种“什么鬼”的话?
我们的逻辑都用来干什么了?
我们在数学课上学到的逻辑,在人类史上算是新近的产物。茹毛饮血的原始人类不怎么需要精确的推理,无论是捕猎还是采集,靠经验就够了。上次打野猪10个人去不够,这次就多加点人;去年在河谷的营地被淹了,今年就住山腰上。但大自然毕竟是有规律的,秋风起野味肥,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逐渐累积关于这些规律的经验之后,一种原始模糊的逻辑竟然也慢慢成形了。
但真正将这种逻辑提炼成抽象而普适的原则,还要等到文明出现。随着哲人开始用思辨来探索世界,他们也慢慢意识到模糊的逻辑不靠谱。亚里士多德第一个建立了逻辑推理的三段论体系。至此,人类才真正有了现代意义上的逻辑。发现逻辑的并不只有爱琴海文明独一家,印度的因明学,中国的名家和墨家,都有某种逻辑的萌芽。但只有古希腊将这个传统延续了下来,也难怪他们为人类文明贡献了最讲逻辑的科学。
因为逻辑出现得晚,虽然我们有某种“逻辑本能”,但跟历经百万年演化铸就的其他本能相比,实在是naïve得很。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决定几乎都由情绪驱动,然后才用“逻辑”去找一个借口,说服别人也说服自己。说白了,在绝大部分情境中,逻辑就是给情绪和感受擦屁股的。也难怪我们天天看到没什么逻辑的人。
心理学发现,我们的“逻辑本能”一大作用就是调和认知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说白了就是自欺欺人。双十一之前,个个嘴上都硬撑着,说再剁手就要吃土了,但零时的钟声一敲响,右手还是很诚实地清空了购物车。如果之后问起这些人,他们有些人就会发明出各种匪夷所思毫无逻辑的理由,而且说着说着连自己也相信了。究其原因,他们无意识中察觉了行为和意识之间的差异,这令他们潜意识里很不爽。于是大脑掌管推理的部分就开始工作,“制造”出一个个理由来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自己言行一致。不单是剁手,小孩子甚至成年人为了掩盖犯错而冲口而出的谎言,还有一些心理疾病,比如无故觉得身边的人被替换的卡普格拉综合症,还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用刀绑架我的人竟然还给我吃的,这一定是好人,犯罪是有苦衷的”)。所有这些,都能说明我们天生的“逻辑本能”,作用不是分辨对错,而一般是受更原始的本能所操控,完成自欺欺人的工作。
但大自然毕竟有它自身的规律,仅凭那种半吊子的“逻辑本能”否认这些规律的话,最终只能应了那句老梗:人作死就会死。但意识到自身的缺点,正是前进的第一步。老祖宗知道生肉不好消化,在掌握了火之后,就学会了烹饪,让食物变得更好消化;我们知道自己不会挖洞,于是发明了铲子和盾构机等工具,借助它们能挖上好几十公里的隧道。那么,既然认识到我们来自直觉的逻辑不太牢靠,借用哲学家和数学家整理的逻辑体系来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这看来势在必然。尤其是现在信息交流发达,各路牛鬼蛇神都想趁这个机会,利用人本身的弱点,兜售在逻辑上站不住脚但对他们有利的观点,比如卖保健品的人会说全世界都有病,而一身丑闻的人会想转移实现。那么,为了不落入他们的圈套,学会分辨逻辑上的错误就变得更为必要了。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怎么避开语言的陷阱?
要想自己不犯错误,还能分辨出别人的错误,首先就要可能的逻辑错误有哪些。但我们的逻辑直觉实在太差,可能犯的各种错误数也数不清,仅仅是维基百科上就列出了超过一百种逻辑谬误,实在惨不忍睹。
对我们漏洞百出的逻辑直觉,应该怎么办?漏洞总不能不补,那就应该先从最严重的开始,能补一个是一个。
在我看来,我们最容易犯的逻辑谬误,就是诉诸情感。
喜怒哀乐这些情感是我们所有行为的推动者,它来自我们大脑中最古老的部分之一。所有原始而强大的本能,都通过影响情感来达到它们的目的。我们不是因为吃到美食而高兴,而是因为人类有摄取营养的本能,而“高兴”只是演化为了让我们乖乖觅食而提供的奖赏;我们不是因为看到僵尸而恐惧,而是因为人类有避开危险的本能,而“恐惧”是演化提供的一种警报系统。可以说,情感是大脑中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诉诸情感,实际上就是借助了情绪这一系统的特洛伊木马。只要说话的方式能激起你的情绪,内容就能得到古老而强大的情感系统的背书,绕过有意识的逻辑检验,暗渡陈仓植入你的大脑。能用于“偷渡”的情感多种多样,利用恐惧的就是诉诸恐惧,利用同情的就是诉诸怜悯,利用从众心理的就是诉诸群众,利用萌物的就是诉诸可爱。何止爱情令人盲目,实际上一切情感也都如此。
当然,我不是让大家都慧剑斩情丝遁入空门,但至少在读到一段富有感情色彩的话时,应该留个心眼,仔细看看它的逻辑到底是不是滴水不漏。比如有些“爱国小将”会发一些“不转不是XX人”的内容,你看了觉得朴素的热情在心头澎湃;有些“有爱的人”也会发一些“悲天悯人原谅一切”,你看了觉得怜悯之情油然而生。在你感到强烈的情感时,正应该反过来想想:这件事靠谱吗?论证成立吗?微博上的反转,我们已经见得太多。
但既然你读到的文字已经引发出了你的情感,怎么才能尽量排除它的干扰呢?首先,去掉一切带有感情色彩的字眼,将看到的文字用完全叙述性的中性语气重写一次。如果叙述的内容本身就带有感情色彩,可以用效果相同的其他内容代换。处理后再看看,这段文字的论证成立吗?
举个例子,看看下面这段文字:
“说马兜铃酸致癌,那是在西医标准下评判中医,根本就是耍流氓。”
如果去掉带有情感的文字的话,就会变成:
“得出马兜铃酸致癌的结论,是用西医的标准判断中医,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如果你对西医或者中医有特殊的执着,还可以替换成:
“得出马兜铃酸致癌的结论,是用现代医学的标准判断传统医学,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当然,要想完全消除文字的感情色彩,几乎是不可能的。人总有偏见,会在潜意识中影响我们对事实的判断。但至少,这样的改写会让影响变得更低。在这个例子里,起码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论述暗含了一个前提,就是“不能以现代医学的标准判断传统医学的结论”。这个前提是对是错,可以再仔细分析,但如果不改写的话,这个前提很可能就默认过去了,非常危险。
避免情绪的干扰,还能帮助我们避免另一种认知上的偏见。我们都爱听好话不爱听坏话,喜欢别人说自己英明,讨厌别人说自己愚蠢。如果你相信某件事是对的,有人赞同你,你会高兴;有人反驳你,你会生气。这种情绪就导致了所谓的“证实性偏见”:如果一个论证的结论本来就符合我们的想法,我们就不会太挑剔论证本身;如果结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即使论证没有问题,我们也会拒绝接受结论。
要想避免这种偏见,只要反其道而行之。粗读一遍之后,如果觉得结论很合胃口,那就要提高警惕,细细检查论证是否正确。如果觉得结论不对的话,反正你也会仔细挑剔的。即使对于自己相信的事物,也要时刻保持怀疑,要记住自己有可能是错的。人非圣贤,孰能无错?
当然,除了诉诸情感这一大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不同的逻辑谬误,比如三段论的误用(“奸商都有钱,他那么有钱,肯定很奸诈”)、错误二分(“你不赞同我就是汉奸”)、诉诸人身(“她是个好人,所以她的话一定不错”或者“他无恶不作,他的话肯定不对”)等等。但起码在排除情绪的干扰后,我们能更好地分析各种论证,判断它们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