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从堦院士(右一)及其科研团队
走进浙江工业大学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的实验室,一张张轻巧的薄膜,代表了21世纪最重大的共性技术之一。
“从海水淡化到人工肾,高性能膜材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领域都扮演着战略性角色。掌握膜技术,事关未来发展大计。”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工大海洋学院院长、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高从堦说。这位76岁的科学家是我国膜技术的奠基者之一,他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坚持前沿探索,见证了我国膜技术从无到有、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的历程。4月11日,高从堦院士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我国的膜技术是从海水淡化领域起步的。把海水变为甘泉,传统的蒸馏法等耗费巨大。20世纪60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用反渗透膜脱除海水盐分,成本低、更便捷,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展现出巨大实用意义。
“中国也要有!”包括高从堦的老师在内,我国不少科学家开始了早期实验探索。1967年,大学毕业不久的高从堦参加了全国海水淡化会战——全国多家科研机构、各领域的科技专家齐集于北京和山东青岛埋头苦干,自主取得了膜法海水淡化的多个突破。
这场会战给年轻的高从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他就始终没有离开过膜技术科研一线,收获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培养了遍布海内外的人才。今天,高从堦被视为我国膜技术界一面极具号召力的旗帜。“这样的地位不是仅靠发表几篇重要的论文就能奠定的,更是源于高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在膜技术领域孜孜不倦的耕耘和奉献。”高从堦的弟子、浙工大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周勇教授说。
该文章由WP-AutoPost插件自动采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