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板球馆
一楼大厅的两侧
悬挂着一排排白底方框的手绘画
共计102幅
勾勒了一道独属于
杭州亚运的靓丽 “风景线”
走进细看
这些手绘画形态各异
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将本次亚运会的
会徽“潮涌”巧妙镶嵌其中
这些手绘的小巧思,正是来自于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陈炜副教授,他用艺术家的视角讲述生活中的亚运,通过二次创作,将会徽融入日常,把亚运的理念悄悄带进生活。
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其中,扇面造型反映了江南的人文意蕴;赛道代表了体育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的城市特色,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符号象征。整个会徽体现出宏观之美,传达了国之大愿。
作为生活、工作都在杭州的本地人,陈炜见证了家乡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在他看来,杭州成为第19届亚运会的举办城市,是一件非常值得激动和骄傲的事情。再加上他工作的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又是亚运板球比赛的承办学校,这千丝万缕的奇妙缘分,让为亚运会做点什么的想法,在陈炜心中悄悄的种下了一颗种子。
艺术专业出身的他,一直都有每天随手画一幅手绘,放在朋友圈,和大家分享的习惯。在爱好与灵感的碰撞之下,通过结合传统文化、节气、生肖、美食等元素,陈炜开启了自己亚运会会徽手绘画的创作之路,他的第一份作品是来自2019年的《亚运火炬手》。“杭州的陈先生是第70位亚运火炬接力手!”这是陈炜用自己假设的绘画情景,当他跑过盛世亚洲雕塑,两旁的群众都为他欢呼雀跃。
第一次将亚运会会徽和手绘结合的时候,陈炜非常谨慎,他从亚运会的本身出发,表现亚运健儿到竞技场点燃圣火,传递奥运精神的画面。他将这幅画作为“早安图”发在朋友圈,没想到大家反响还不错,这更加坚定了他从这个视角去诠释亚运的决心。
运动是一种媒介,艺术也是一种传播媒介。陈炜表示,亚运会像一座开放的桥梁,很多人通过亚运会了解杭州,也有很多人通过这个平台去了解国际赛事的一些内涵。运动在赛场上只是体育项目,但是项目背后却包含着不同的生活和文化。“像亚运会这种大型赛事,对公众来说是陌生的,有距离感,大部分人对于亚运会是什么,亚运比赛都有什么并不了解。”在他看来,传统标语式的宣传是直白的,它就是来告诉你这个事情发生了,所以他希望能从生活中出发,来尝试衍生logo的其他内涵。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一起来找杭州亚运会会徽
“拿我比较喜欢的《龙舟图》来讲,龙舟是我们的文化特色,所以当亚运会会徽嵌入龙舟的龙头造型时,这两种文化之间就进行了一次对话,如何不破坏会徽,又自然的让文化进行交流?这是很意思的。”考虑到文化背景的不同,陈炜在创作时以插画式的线条结合为主,通过一种贴近生活的简单形式将亚运理念传播出去。他觉得如果自己的画,能让大家尝试去了解亚运、了解杭州,就很有意义。
随着陆陆续续的创作,陈炜一共画了365幅关于会徽的手绘画,刚好对应365天,是一整年的时间。运动员365天坚持不懈的训练,这是体育精神;而普通人365天的努力生活,这也是一种精神。它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状态,但都同时进行。
欢迎ZJUTers和广大市民 到售票厅来购票~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板球场
共同为亚运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