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勇担新使命,奋进新征程。第七次党代会以来,浙江工业大学心怀“国之大者”、锚定“省之大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对学校“两个基地”重要办学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实现了新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第八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浙江工业大学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通讯,全面呈现学校五年来改革发展成就,激励全校师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加快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期推出《浙江工业大学人才人事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五年来,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基地”重要办学指示精神,树牢“大人才观”,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深化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建设了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实现国家级人才翻一番,“四青”人才5倍增长,高层次人才队伍量质齐升。学校现有教职工3378人,其中专任教师2488人,正高级职称500人,副高级职称821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等近两百位引领学校一流发展的国家级、省级人才。

坚持党管人才,筑牢人才工作堡垒

“运筹演谋,棋局布定。”

2019年12月,学校党委在省属高校中,率先独立建制人才工作办公室,加强对全校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围绕重点人才和专项工作组建人才引育工作专班15个,指导全部二级学院建立人才工作办公室或配备专人负责人才工作,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学校“十四五”及中长期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谋篇布局,擘画发展新蓝图。

学校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2022年5月19日,召开学校人才工作会议,谋划建设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建设区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会议明确了学校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12条实施意见和52项工作举措,完善人才引育政策,支持人才发展成长,新出台4个制度文件。学校全面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以塑造人才工作制度优势为核心,系统构建“学校主导、学院主责、学科主体”的人才工作大格局,整体打造“引进、培育、激励、生态、保障”五大体系。

【浙工大•这五年】聚人才之力,筑一流之基插图

精准学科靶向,充盈人才蓄水池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近年来,学校积极培养、储备未来科技人才,使之成为新质生产力生成的活跃因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新永教授在浙工大从一名青年博士成长为国家级领军人才,其团队围绕新能源材料学科前沿以及相关战略性产业的重要难题开展研究,其成果分别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Nature》上发表,这样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案例在工大还有很多。

学校坚持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秉着“三顾茅庐”的诚意,大力引进具有前瞻视野、引领能力的领军型人才。在健全引才网络上,瞄准顶尖人才,设立海外人才驿站,构建全球引才网络。五年来,学校举办三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吸引27个国家和地区2000余名优秀青年博士参加;招收博士后537人,引进青年人才653人,其中85%毕业于“双一流”高校和海外知名高校。学校抓住“疫情后”国际人才流动窗口期,赴德法日新等国家组织海外引才活动11 场。在强化联引联育上,首创“双融”机制,构建校地四链融合新机制,已与拱墅区、德清县等8个县市区人才办建立紧密联系,联合申报省顶尖人才项目3人,入选1人,入选国家、省级重点人才项目10名。在优化引才机制上,建立快速响应“绿色通道”机制,实行引进人才“一事一议”。在2022年底疫情最艰难时期,仅用两个月时间完成化工学科一位国家杰青人才的全流程引进工作。

【浙工大•这五年】聚人才之力,筑一流之基插图1

浙江工业大学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浙工大•这五年】聚人才之力,筑一流之基插图2

赴海外开展引才宣讲

聚焦育才护才,激发人才生长力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学校着力推进“55158”人才建设计划,持续完善“超级博士后计划”“朝晖特聘研究员岗位”“海外支持计划”“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健行特聘教授岗位”等人才引育政策,着力打造“博士后-青年英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顶尖人才”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高质量人才队伍培育体系,优化拓展阶梯式人才成长路径,形成“头雁领飞、群雁齐飞”的人才队伍发展优势。

“我们的目标是串联起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从理论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仪器的研制与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理学院林强教授扎根工大探索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研制出的冷原子干涉型重力仪实现了我国在绝对重力测量领域的技术“突围”,为我国资源勘探、地质调查、灾害预防和国防建设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形成创新的逻辑与方法,就是要树立问题导向,将发现问题作为推动创新的契机,将创新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青年教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育京教授深入探索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并应用于金属锂枝晶的电子显微成像,开发出高比能锂二次电池,为观测敏感电视材料的相关系列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浙工大的校园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教师,他们在科学研究的事业上砥砺前行,他们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闪光发热,涌现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许丹倩教授、“浙江省最美教师”付传清教授、“浙江省首届教书育人楷模”徐维祥教授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浙工大•这五年】聚人才之力,筑一流之基插图3

2022年新教师欢迎大会上新教师宣誓仪式

五年来,学校自主培育国家级人才45人。在建强人才培育支撑平台上,大力实施“拔尖人才储备工程”“青年英才倍增工程”,统筹学科发展战略所需和人才梯队建设需要,重点培育“学科接班人”、领军人才、团队骨干。在健全人才培育保障体系上,迭代出台学校高层次人才新政3.0版30条措施,优化人才激励保障、资源配置等机制,构建“全过程、个性化”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成长保驾护航。在统筹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上,创新实施“三强三能”型优秀年轻干部培养,现已储备学术型干部91人、领军人才培育对象300人。在青年教师培养上,以“青蓝工程”为引领,精心打造“青蓝启航”“青蓝学堂”“青蓝论坛”“青蓝导师”等载体品牌,五年来促成资深教授和青年教师签约“师徒结对”522对,帮助青年教师“三年过三关”(教学关、科研关、实践关)。

聚力识才用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

学校始终秉持“以浙江精神办学、与区域发展互动”的办学特色,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学科集群优势,为人才干事创业“建平台、强团队、优机制”,打造“事业激励人才、人才成就事业”的优质创新生态。以重大需求为导向建强科技攻关平台。

“汽轮机叶片只是开始,此后我们又花了十几年时间,将激光表面改性不断提升并推广到更多领域。”机械工程学院姚建华教授用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破解高端制造装备表面易磨损、腐蚀或氧化的难题,将产品的制造成本降到了原进口价的1/7,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相关技术应用于百余项重大工程,惠及200多家企业,新增效益超200亿元人民币。

“工业催化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工业催化必须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既要‘立地’,又要‘顶天’,这是它的使命。”团队负责人化工学院李小年教授坚定地说。扎根祖国大地,钻研绿色催化技术,团队32名老中青成员接续奋斗,以实际行动践行黄大年同志的精神和理想,近5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化工学会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和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1项。

【浙工大•这五年】聚人才之力,筑一流之基插图4

学校深化以创新团队为单元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实现“人人进学科、人人进团队”,精准引人、高效用人、高速育人。聚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启动实施创新团队建设3.0计划,以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为引领,依托国家化学原料药合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10个国家级和5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推进学校重大发展目标的落地,深化协同攻关,持续激发人才队伍创新主动性,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3项。以扎根产业为特色迭代成果转化体系。坚持“立地顶天”的科研理念,实施“学校布点、学院建点、学科团队蹲点”三级联动,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协同创新。新增合同金额千万元以上重大横向项目40项,积极引导各类人才把学问做在中国大地上。

省委“新春第一会”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学校将以开好第八次党代会为契机,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又一机遇期,坚持“抓人才就是谋发展,聚人才才能赢未来”的理念,以“大人才观”广开育才、引才、聚才、识才、用才、护才之路,持续推进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立足实际,守正创新,主动作为,全面助力学校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