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tranquil772 原文地址:newyorker.com
播放《迷魂记》1的DVD,或播放2012年《视与听》批评家投票榜上列出的任一评分最高的电影——《公民凯恩》2、《东京物语》3、《游戏规则》4、《日出》、《2001太空漫游》5、《搜索者》6、《持摄影机的人》7、《圣女贞德受难记》8——随意快进,然后观看五分钟。这五分钟不会向你展现了解这些影片所需的所有东西,但是应该足够完成一件极重要的事情:激发出崇拜、震惊与爱,激发出把整部电影看完的欲望,让你迫切渴望看到希区柯克、威尔斯、雷诺阿、德莱叶和他们的同仁还有些什么东西要交予观影者。事实上,这些电影里的任何五分钟,都将展现出关于电影本身、关于艺术本质的根本要素。
《白鲸记》9、《情人》10、《波特诺伊的抱怨》11也同样如此——任何一本好书只需读上几页,便能震惊和愉悦读者,使读者立即想从头至尾把书读完。即使对故事、人物、背景毫不知情,读者还是能被引诱。《费加罗的婚礼》12中随便哪段咏叹调,查理·帕克13或约翰·柯川14一段独奏中的几小节,梵高或罗斯科15的一幅画作,比莉·霍利戴16演唱的一行歌词——在这些人物面前睁眼开耳,可能会让欣赏者立刻飘飘似仙。见微知著(原文:Synecdoche,指以局部代表整体或以整体代表局部等手段)是对艺术的基本体验,是一种感受:一个随机片段包含了一生的经历,也暗示出一颗灵魂的深度。原因就在于,这便是对生命的本质体验——没人完全了解他人,没人是在一开始就进入他人的生活。但是那个你打个照面之后离开他便无法生活的人,那个你幻想要花一辈子去了解的人,即是让生活和生命充满价值的所在。
这也是上周,我那位爱善意辩论的搭档——艾米莉·努斯鲍姆(Emily Nussbaum)发表了一篇很漂亮的争辩文章,而我感到惊讶的原因,她提到了我以前在论述此问题时说过的话,她这样写道:
对于我,布罗迪的导演主创论感觉更像是某种宗教:他相信,凭借自己对技艺的敏感,在观看五分钟后便能评判一部电视剧,这好像是对电视美学的一种“公主与豌豆”理论。
但这跟技艺没有任何关系,这完全是关于美的问题。用五分钟当然不足以作出充分和具影响力的评定,但这几分钟足以激发欲望,或者抑制欲望。五分钟是标志物,而不是证明。去辨别这段时间里的质量和优点,事关审美——或者简单点来说,关乎美,而我也理解,为何关于美的这个概念可能会阻碍我们去欣赏很多电视剧。我还要承认:努斯鲍姆对当代电视节目颇有热情,我对此是极有共鸣的,而我对她为定义电视媒体——这种艺术形式——的审美标准所做的努力,则更有感触,她的那些努力将电视媒介与其他艺术区别开来,将其确定为一种艺术。我感触的原因在于,对电影的爱是类似批判性努力的结果,而这种努力正是为了那些在一个被鄙夷的媒介工作又受到忽视的艺术家们。
努斯鲍姆那篇文章的标题《巴菲手册》(Cahiers du Buffy)也暗示了这一点,她还提到了标题的出处:杂志《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éma)。20世纪50年代,大多数好莱坞电影都被鄙笑为商业廉价品,那些年轻批评家、未来的电影人(包括让·吕克·戈达尔17、法兰索瓦·杜鲁福18、贾克·希维特19,克劳德·夏布洛20),以及年长于他们的政客式教父——莫里斯·谢勒,即埃里克·侯麦21,当年他们正是在这本杂志里,识别出了天才的记号和艺术家之魂,比如,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电影中所就有如此标记与灵魂,而当时,希区柯克的这些标记最多被认为是成功而庸俗的演艺噱头。
《电影手册》上的批评家们,不会把《火车怪客》22这样的电影称为流行文化中令人愉悦的成功之作,而会将其赞扬为一部完完全全的艺术作品。他们辩论道,大众传媒与阳春白雪文化并无差别,希区柯克和德莱叶及爱森斯坦23一样,也是艺术电影人中的一员,而他们所有人都可与其他艺术领域中最杰出的艺术家——毕加索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提并论。他们向外界发出宏伟的宣言,那些宣言为他们创作的划时代电影奠定了基础,而那些电影又继续发挥作用,将文化的高低差别一扫而尽。这就是为何虽然霍华德·霍克斯24的电影大多很搞笑,但没人会在谈论这些电影时发笑的原因,那情况和探讨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小说时一模一样,这也解释了为何杰瑞德·赫斯25的《绅士布朗科》能与柯内流·波蓝波宇26的《警察,形容词》并肩被列在同一个年度电影单上。电影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名声,至于法国新浪潮,这场运动中的批评家和导演们则让电影成为了20世纪——同样也是这个世纪的艺术形式。
回顾1964年,彼时披头士首次出现于“艾德苏利文秀”上,奇怪的是,那时关于摇滚的评论寥寥无几。当时,披头士的表演被广泛报道,但却没有能和格雷尔·马库斯27、艾伦·威利斯28、罗伯特·克里斯高29、罗伯特·帕尔默30或者莱斯特·班斯31同等级别的人去评论披头士。我们拥有努斯鲍姆、马特·佐勒·塞茨32(他发布的文章开启了此话题)以及其他富有见地的作家,他们指引读者穿过电视界那迷宫式的风景,我对此心存感激。
美剧《绝命毒师》
我个人的问题则不一样——为何我对电视的经验与他们,或与其他电视评论家的几乎完全不同呢。我读到过一些热情洋溢、细致入微的赞扬,是关于这些电视剧的,如《黑道家族》33、《火线》34、《绝命毒师》35、《广告狂人》36,最近又读了对《吸血鬼猎人巴菲》37的评论,我就在想:这些电视剧到底是不是电视媒介的巅峰,它们是电视界的《迷魂记》、《公民凯恩》和《东京物语》吗?于是我就分别看了五分钟——接着又看了一集、两集、三集——我发现,或多或少,它们根本没有评论家描述的那些优点,是我太固执,对这些电视剧的优点产生免疫了吗?还是评论家们在为一种形式——开放式结局的电视剧恳求,因为绝大多数此类电视剧作为视听产物就从没繁荣过?这是否解释了,电视媒介为何会引发对某些事物进行重新定义呢?重新定义的对象有商业计划、广播安排、类型微调、社会史以及网络聊天者的互动式观看,包含一切事物,却又不包含真正需要的事物?
美剧《火线》
美剧《吸血鬼猎人巴菲》
对视听、对“由图像创造出一个世界”进行定义,这是一个永恒的谜题,每产生一部好电影、好电视剧都会更新此定义,使其更加清晰明亮。对于电影与电视的区别和相似之处,还有很多很多可说(让人好奇的是,那本法国杂志在1951年创刊时,名字为《电影及电视手册》);与快餐食物中盐、脂肪、甜味剂的标定类似,电视剧对故事的运用和滥用,是要引发狂欢式的观看效果,对此还有很多话可说;对电视连续剧的新闻式热情,与新闻本身亦有关联(光是那信息、那故事及子故事的数量,就可以完美地满足报告欲望),对此也还有很多话可说。
不论怎样,我会——不带任何讽刺和挖苦——特别乐意地去探索、去拥抱那些剧集能带给我的愉悦和洞察力,目前,那些电视剧虽说广受好评,但我还没看过。探索是一种乐趣,而不悦中不会产生愉悦——但是,就像诗人保罗·瓦勒里38曾写道:“品味乃由千千万万个厌恶组成。”所以,我会强迫自己继续看下去的。
《专注画谜》
《火星叔叔马丁》
《坏小子丹尼斯》
另外,如果能用仪表计量眼睛和家用电器的活动,我敢打赌,我有生以来观看电视的时间肯定可以和大多数电视评论家相媲美,因为上世纪60年代以及70年代早期,我的整个童年是在观看各种电视节目中度过的,而在我家里,电视机几乎一直都开着,从早晨家里人起床,到夜晚最后一个观看者去睡觉,整个时间段电视机都开着。晚餐时间,家里人的闲谈会因5频道播出《我爱露茜》39的重播,以及之前之后的其他节目而终止(很多节目中有安迪·格里菲斯40露脸);早晨上学之前,播出的是《勇敢猫和微小鼠》41;放学后,7频道会播出科幻电影,还有《匹配游戏》42和《约会游戏》43。回忆的洪流之门打开了。晚上,电视上有什么我们就看什么——经常是看体育节目,和老爸一起看,当然了,我们还看《埃德·沙利文秀》44和《搞搞笑》45,《火星叔叔马丁》46及《糊涂情报员》47,《杰基·格黎森秀》48和《度蜜月者》49,《衬裙站台》50、《艾德先生》51和《海柔尔》52,《一家子》53及杰克·本尼54、雷德·斯凯尔顿55,帕蒂·杜克56和《摩登原始人》57,我几乎看不懂的大卫·萨斯金德58和约翰·班迪的节目,黄金时间段播出的游戏类节目比如《猜猜我的职业》59和《说实话》60。生病的日子和假日中,我们会看《坏小子丹尼斯》61和《都交给海狸吧》62,《专注画谜》63和盖尔·斯多姆64,《做一天的女王》65和《阿特·林柯莱特的家庭聚会》66——换句话说,什么都看。试图去弄清这种原始的视听饕餮带给我们的影响,是一台精神分析打桩机要做的工作——也就是说,是我们之后需要做的事情。
译注:
[1] 《迷魂记》(Vertigo):由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于1958年导演并出品的一部心理惊悚片。维基百科
[2] 《公民凯恩》(Citizen Kane):由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于1940年拍摄,1941年由美国雷电华电影公司出品。影片讲述了报业大王凯恩的一生。维基百科
[3] 《东京物语》:1953年上映,由小津安二郎导演。讲述一对70岁的老夫妇来到东京看望已成年的孩子们,大儿子与女儿对老夫妇的态度,与丧夫的二儿媳形成了鲜明对比。
[4] 《游戏规则》(Rules of the Game):1939年上映,由法国导演让·雷诺阿(Jean Renoir)导演。描述了二战前夕法国上流社会的故事。IMDb
[5] 《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1968年推出的一部英美合拍科幻电影,由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导演及出品。维基百科
[6] 《搜索者》(The Searchers):1956年上映,由美国导演约翰·福特(John Ford)指导。2008年该电影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美国西部片”。维基百科
[7] 《持摄影机的人》(Man with a Movie Camera):1929年推出的一部实验性无声纪录片,该片无情节、无演员,由俄国导演季嘉·维尔托夫(Dziga Vertof)指导。维基百科
[8] 《圣女贞德受难记》(Passion of Joan of Arc):1928年在法国出品的一部无声电影,由丹麦导演卡尔·西奥多·德莱叶(Carl Theodor Dreyer)指导。维基百科
[9] 《白鲸记》(Moby-Dick):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的第六本著书,于1851年发表,该书讲述了船长亚哈带领全体船员,为追捕一头名为Moby-Dick的大白鲨而展开的海上历险过程。
[10] 《情人》: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于1984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获得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1992年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情人》(The Lover)上映。
[11] 《波特诺伊的抱怨》(Portnoy’s Complaint):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于1969年发表的一部小说,该小说当年使作者声名确立,书中坦率露骨的性描写也激起了一场争论。维基
[12] 莫扎特作曲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6年,是他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中的其中一部,意大利语剧本由洛伦佐·达·彭特(Lorenzo Da Ponte)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Beaumarchais)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来。
[13] 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1920—1955):美国著名黑人爵士乐手,外号“大鸟”。他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爵士乐独奏家、比波普爵士乐发展过程的领军人物,也是颓废派(hipster)以及后来“垮掉的一代”的偶像。
[14] 约翰·柯川(John Coltrane,1926—1967):美国萨克斯风演奏家、作曲家,柯川早年运用比波普、硬波普的音乐风格,推动了爵士乐调式的使用,后来他成为自由爵士乐的先锋。
[15] 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原名Marcus Yakovlevich Rothkowitz,1903—1970):美国画家,俄国犹太裔,出生于沙俄时代的拉脱维亚,他的画作多由色域(color field)组成,被认为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典范之作。维基百科
[16] 比莉·霍利戴(Billie Holiday,1915—1949):美国爵士乐歌手及作曲家,绰号“戴夫人”(Lady Day),对爵士乐及流行乐的演唱产生了开创性的影响。其演唱风格引领了对乐句划分及节奏的新操纵方式。维基百科
[17] 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1930—):法国和瑞士籍电影导演、编剧家、电影批评家。他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奠基人之一,除了挑战当时法国电影的传统,他的许多电影都与好莱坞电影制作的传统大不相同。他的电影通过提及以前的电影来传达其电影史知识,还经常引用“存在主义”。维基百科
[18] 法兰索瓦·杜鲁福(François Truffaut,1932—1984):法国电影导演、编剧家、电影批评家、演员,他也是法国新浪潮流派的奠基者之一。他1959年发行的电影《四百击》获得了评论界及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塑造了新浪潮派电影的典型形象。维基百科
[19] 贾克·希维特(Jacques Rivette,1928—)法国电影导演、编剧家、电影批评家,也是新浪潮流派的成员之一。其最知名的电影包括:《Out 1》(1971)(时长达到12小时40分),《塞琳和朱丽去航船》(1974),《不羁的美女》(1991)等。维基百科
[20] 克劳德·夏布洛(Claude Chabrol,1930—2010):法国电影导演,法国新浪潮派导演中的一员,与同代电影人(如让·吕克·戈达尔、法兰索瓦·杜鲁福、贾克·希维特)一样,他在成为电影制作人之前,也在《电影手册》上以批评家身份写过文章。维基百科
[21] 埃里克·侯麦(Eric Rohmer,原名Maurice Schérer,1920—2010):法国电影导演、电影批评家、小说家、记者、编剧家,他是法国新浪潮派导演中最后一个确立名声的,1969年发行的电影《慕德家一夜》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使他扬名国际。维基
[22] 《火车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1951年发行的一部美国心理犯罪惊悚片,由希区柯克担任制片人及导演。该片改编自女作家派翠西亚·海史密斯的同名小说,电影围绕火车上相遇的两个陌生人展开,一个是年轻的网球运动员,另一个则是颇有魅力的精神病患者。维基百科
[23] 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爱森斯坦(Sergei Mikhailovich Eisenstein,1898—1948):苏联导演、电影理论家,是蒙太奇理论及实践的先驱,其著名的无声电影包括《罢工》(Strike,1924)、《战舰波将金号》(Battleship Potemkin,1925)、《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October,1927)。维基百科
[24] 霍华德·霍克斯(Howard Hawks,1896—1977):美国电影导演、制片人、编剧家,被广泛认为是美国电影史上最具影响的导演之一。其主要作品有:《疤面人》(Scarface,1932),《育婴奇谭》(Bringing Up Baby,1938),《唯有天使生双翼》(Only Angels Have Wings,1939),《小报妙冤家》(His Girl Friday,1940),《约克军曹》(Sergeant York,1941),《江湖侠侣》(To Have or Have Not,1944),《夜长梦多》(The Big Sleep,1946),《大战红河边》(Red River,1948),《怪人》(The Thing from Another World,1951),《绅士爱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1953),《赤胆威龙》(Rio Bravo,1959)等。维基百科
[25] 杰瑞德·赫斯(Jared Hess,1979—):美国电影制作人,与妻子Jerusha Elizabeth Hess(1980—)合作编剧、导演了一些影片,包括《大人物拿破仑》(Napoleon Dynamite,2004)、《疯狂神父》(Nacho Libre,2006)、《绅士布朗科》(Gentlemen Bronocos,2009)。维基百科
[26] 柯内流·波蓝波宇(Corneliu Porumboiu,1975年生):罗马尼亚电影导演、编剧家,其2006年发行的电影《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A fost sau n-a fost?)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金摄影机奖。
[27] 格雷尔·马库斯(Greil Marcus,1945—):美国作家、音乐记者、文化批评家,他创作的学术性、文学性文章将摇滚音乐置于一个更为宽广的文化及政治框架中。他1975出版的书《神秘列车》(Mystery Train)将摇滚乐放在美国的文化原型中讨论。2011年8月30日,《时代》杂志发布了一个书单,列出了他们认为自1923年来最好的100本非虚构类书籍,《神秘列车》就是其中一本。维基百科
[28] 艾伦·威利斯(Ellen Willis,1941—2006):美国左翼政治评论家、记者、活动家、女权主义者、流行音乐批评家,20世纪60、70年代,她是第一位在《纽约客》上写作的流行音乐批评家,之后还为其他杂志写过文章,其中有:《乡村之声》(The Village Voice)、《国家》(The Nation)、《板岩》(Slate)、《沙龙》(Salon)以及《异议》(Dissent)等。维基百科
[29] 罗伯特·克里斯高(Robert Christgau,1942—):美国评论家、音乐记者,他是最早的职业摇滚批评家之一,以其简要的“胶囊评论”而知名,1969至2013年间一直在其《消费者指南》专栏中发表此类评论。他还为《乡村之声》杂志担任了37年的音乐编辑。维基百科
[30] 罗伯特·帕尔默(Robert Franklin Palmer,1945—1997):美国作家、音乐学家、单簧管手、萨克斯管演奏家,曾著书《深沉蓝调》(Deep Blues,1982),为《纽约时报》和《滚石》写过音乐新闻文章,还制作过蓝调音乐专辑。维基百科
[31] 莱斯特·班斯(Lester Bangs,1948—1982):美国音乐记者、作家、音乐人,曾为《摇滚乐》(Creem)和《滚石》写过文章,在摇滚乐批评界具有重要影响。维基百科
[32] 马特·佐勒·塞茨(Matt Zoller Seitz):美国电视及电影批评家、作家、电影制作人,他是电影评论网站rogerebert.com的总编辑,《纽约》杂志和Vulture.com的电视评论家。他还制作过许多视频评论(video essay),并经常发布在网络平台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及The L Magazine上。
[33] 《黑道家族》(The Sopranos):美国电视连续剧,制作人是David Chase,围绕新泽西州黑帮老大Tony Soprano展开故事,描述了他在家庭生活和犯罪组织之间发生冲突时所面对的种种难题。1999年1月10日,该电视剧在HBO的付费有线网络首播,2007年6月10日剧终,共6季86集。维基百科
[34] 《火线》(The Wire):美国电视连续剧,故事背景设置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全剧同样在该市取景拍摄。该剧讲述了巴尔的摩市警察与犯罪团伙之间的交锋,围绕这座城市内部的毒品交易情景展开。该剧于2002年6月2日在HBO付费有线网络开播,2008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