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看过kano,但海角七号和赛德克巴莱都看过,而且前几天刚刚完成了在台湾的环岛15天自由行,接触了很多台湾当地人,所以对这个问题很想说几句。
非专业人士,不喜勿喷。只是讲讲自己的看法。
先说这两部电影:

一、《海角七号》,其实最初我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听说这部电影十分卖座,而台湾的电影界历来是商业化偏弱,倒是有很多很有性格,在国际电影界很受关注的导演和作品,比如侯孝贤导演,杨德昌导演等等。(其实我自己也没有看很多台湾的电影,但为数不多看过的大都很喜欢,诸如《一一》,《蓝色大门》。)看了这部在台湾本土十分卖座的电影之后我的感觉是:很讨巧,几个元素都抓的很好,比如邮递员、信、演唱会、跨国恋、音乐,甚至那句出名的“你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这种作品,连我一个当时对台湾文化不熟悉的伪小清新的人,都觉得很有意思,更何况是台湾土著。连垦丁这样一个偏远的“农村”(借用飞机上认识的台湾奶奶的话)都逐渐在这几年成了台湾最火爆的旅游区。不得不说,魏德圣的运作能力真的是一流。

当时只是觉得很好看而已,并没有对电影中的“亲日”等情节做多考量,顺便提一句我们学院一位我十分欣赏的教授电影类课程的老师的话“《海角七号》真的是看不下去”(正是他推荐我们看的《一一》)。

二、《赛德克巴莱》,2012年在大陆上映,我忘记当时是因为什么原因去看的,可能真的是受了“意见领袖”韩寒长微博的影响Sina Visitor System?或是发行方万达影业那条热血沸腾的介绍微博?反正我就是去看了,那天下午下课去朝阳大悦城的金逸,忘记当时热映的是哪部片子,反正当天晚上只有两场《赛德克巴莱》,排片真的不太理想,当时好像距其上线也不过一周多不到两周的时间,由于场次过少而刚刚好错过一场,我不得已在金逸门口等了将近两个小时等到电影开场,看完电影后又不得不多花了许多钱打车回学校,真是十分难忘的回忆。。。

这部电影,看了之后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这种感觉很难形容。影片在打斗以外探讨了当时原住民和日本人之间那场搏斗,或者是说一种殖民文化与反抗殖民文化的斗争,但这种电影核心价值观,其实在电影中的表现很欠缺,起码我觉得情感上是有所不足的,记得比较清楚的就是那个当兵的原住民在犹豫在徘徊的情景。而除此以外,绝大部分的打斗即使不能说是无意义的也可以被称之为是流于表面的,我有一种错觉——他们是为了打斗而打斗,情感上的烘托表现不充分。甚至我觉得那些激烈的打斗可以称之为是魏德圣为了吸引眼球所做的尝试和努力。所以,这部片子,在我心里,明显就是一部各类元素充分展现的“商业大片”,也许是为了炒作,这部片子总是被冠上各种“高尚、有气节”的帽子。
至于过了一段时间真的学了一些相关产业的内容,得知魏德圣当时已经不能对投资人负责,明白了其实他这种盲目大投资大制作的模式其实是一种电影界中十分不负责任的行为,就更加失去了对魏德圣最初的一点点好感。

三、关于“亲日”
题主问出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是由于真的不了解台湾文化,我之前为了去台湾玩,准备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在台湾玩的十五天尽管不能算与期待完全符合,但也是获益颇多。

在台湾的时候,接触时间最长的是一位包车师傅,我当时是从花莲县瑞穗乡包车游玩花东纵谷,他是一个退役的军人,三十多岁,现在专职坐包车这个行当。期间我请教过他这个困扰了我比较久的问题,我之前一致认同的是“台湾对于日本有种奇妙的情感,作为殖民地,既要反抗侵略,又会不知不觉的受殖民文化的影响,所以这种情感可以算是既爱又恨”。而他的解释是“说台湾恨日本,其实相当的不正确,台湾就是一个非常亲日的地区,很多台湾人都很感谢日本人给他们带来的发展,带来的工业化,你看,你是东北人,你们被侵占了14年,但台湾被侵占了多少年,这种时间上的长久已经让殖民文化在整个社会弥漫。”

的确,在我看来,台湾的确是个文化很多元的地区,但其中日本文化占了很大的比例,比如当地许多的地名“西门町”名字取自日本,处处可见的日本料理店,日式咖喱饭,比例甚至超过中国菜的比例;九份、金瓜石的黄金博物馆、林田山的博物馆、花莲光复糖厂到处都是日式的建筑,联排房屋或是日式独栋,进门多数都要拖鞋;在台东池上和花莲住的民宿即使外面不是日式的样子,室内也大都是和式的摆设。甚至许多很老很老的老人家,可能国语不会讲,都会讲日文。

所以,事实上,亲日,是台湾社会的一种文化或者说一种整体的取向,与电影无关,如果从其中挑出这样的问题,只能说明只是普遍的大陆民众不了解台湾文化罢了。台湾民众是不会发现这几部片子中的亲日取向的,因为,他们的社会就是这样。

— 完 —

本文作者:于默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2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理解电影《赛德克·巴莱》?
电影《赛德克巴莱》中的语言属于哪个语系?有什么特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