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写中外合资对我国汽车产业影响的论文,加上自己对汽车行业的理解,合资车的功过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提高了行业整体规模。
1956年7月,中国第一辆载货的解放牌汽车在一汽诞生,当年汽车产量为1654辆,到1960年达到高峰:22574。后来汽车产量急剧下降到四位数,到196*4年才超过60年的水平。1971年,汽车产量突破10万辆,之后起起伏伏,78年以前多在15万辆以下,78-83年在15-25万辆之间徘徊。可以说在1984年中国第一家合资企业——北汽和AMC合资的北京吉普诞生之前,中国汽车产量都处在一个极低的水平,行业整体规模不高。
好了,84年开始,中国汽车产业强势崛起,每年汽车产量以波动状态上市,从84年的31万多到70万多,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这个阶段主要的合资车厂有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广州标致和神龙。
到了92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更多合资车厂建起来了,包括上海通用、广汽本田、长安福特,中国汽车产量从92年的106万开始飙升,到2000年到了206万。
2001年中国入世之后,跨国车企在华积极扩张,北京现代、华晨宝马、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广汽丰田、北京奔驰这些行业巨头纷纷诞生,之后的结果大家都懂的,2009年产销突破1000万辆并成为世界第一产销大国,2013年突破2000万辆。
总体而言,中外合资车企在诞生前后,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有了较大变化,产量的增长直观地说明了这点。而合资车一直占我国汽车产销量50%-60%,轿车产量的70%-80%(90年代的桑塔纳甚至占90%以上),中国汽车产业规模扩大的过程中贡献最大的便是合资汽车。

2.提高了行业市场集中度,并产生规模效益。
在合资车企诞生前,我国的汽车产业无论在地域还是企业层面都比较分散,1980年汽车产量22万多,却有两百多家车企,每家车厂的产量平均下来也就千辆左右,一般来说,单一车型5万辆以上单位成本才开始下降,中国当时离产生汽车行业的规模经济还有很大很大的距离。
而外资进入后,中方汽车集团产量迅速上升,不少还达到了百万台的规模,如此大的产量产生了规模经济,使得单车成本降低。当年桑塔纳、捷达等车从二十多万下降到10万以下就是一个例子。
这是2013年汽车、乘用车、商用车的企业排名,在乘用车方面,排在前面的基本都是中外合资车企。其作用可见一斑。

来源:中汽协 http://www.caam.org.cn/zhengche/20140121/1405112765.html

这个可能还不够直观,再贴一个95-12年中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的统计,CRn表示前n家车企的市场占有率之和。来源:《中国汽车产业引进FDI效应分析》 作者:党育

3.优化汽车行业产品结构,使家用轿车进入百姓家庭。
1956-1983年这二十多年的中国汽车产业是以中型(载质量4~5t)载货汽车为主的年代。具体情况可见下图。
来源:中国历年汽车生产量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955-1995中国汽车生产量统计

可以发现,轿车产量急剧上升(从5000多一下增长到12000多)是1986年的事,之前汽车产量怎么增长都跟轿车没多大关系。而在汽车产业中,乘用车,尤其是轿车标志着一国汽车产业的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到如今,2013年2200万辆汽车中,乘用车有1800万辆,合资车企确确实实优化了我国汽车产品结构,并使得家用轿车的普及成为了可能。

附上91-10年轿车占汽车产量比例数据。来源:《中国汽车产业引进FDI效应分析》 作者:党育。
轿车占比从91年可怜的11.43%上升到了10年的52.4%,真是可喜可贺。

4.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外资进入前,我国汽车服务业还处在十分落后的状态,营销体系不健全,售后服务薄弱、维修服务不规范,而汽车金融、汽车保险、汽车租赁更是一片空白。国外大公司进来前,七八十年代哪家车企会管这个?汽车么要么商用,要么公务用,谁来贷款谁来营销啊对吧。但随着中外合资模式兴起,04年上海通用金融公司诞生后,各大企业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汽车金融公司,汽车保险行业也逐步规范起来。
另一方面,上游的钢材、玻璃、轮胎、工程塑料、油漆等汽车材料也随着汽车产业的扩大而迅速发展,汽车产业带动了钢铁、橡胶、石油、机床、仪器仪表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而汽车产业规模的扩大上面已经说过,中外合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5.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水平的影响。
之前的答案里丘小鱼已经把这个问题回答得很好了,如今汽车产业里面的科技创新多还是在合资企业,而跨国公司对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封锁使得这个科技创新成果大多无法反哺我国汽车行业,自主品牌汽车在研发上的乏力让这个问题变得更为严峻。那么,如何评价“市场换技术”这个政策的得失呢?
个人认为,天真的用本国市场换取外国技术是行不通的,技术涉及知识产权、运作模式和最根本的企业竞争力,国外汽车厂商是不会轻易将先进技术对中国开放的(不先进的技术也竞争不过合资车呀对吧)。那么市场换技术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事实上,这一政策主要还是把国外先进的生产、营销、售后及一整套产业模式带到了中国,使得中国能接触到相对成熟的汽车产业模式,这个庞大的产业又为自主品牌建立了榜样,并培养了一大批汽车行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本,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从这点角度来说,只要我国汽车企业学得好,完全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但现实是,那些合资企业的中方代表往往沉溺于庞大的销量和利润,没有像自主品牌汽车那么富于进取,因此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不少人在骂合资车,其实都在骂这点而已。

问题回答的差不多,最后总结一下。
合资车企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正是这些企业为中国带来了真正的汽车时代,但中国汽车产业现在要做的,是比80年代要深刻的多的事情,不仅仅把别国车企请来,生产一些全世界都卖的很好的车型,在中国大赚一笔,而是要利用本身的市场优势,一方面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另一方面用新的方式与跨国车企合作。这一点上,观致的“强强联合”造精品车和东风-PSA、北奔-戴克互相持股就是很好的例子。前者将中国的资本和市场推向了全球化,后者则让中外合作在母公司层面上更进一步,中国车企的国际化程度和整体实力也将更上一个台阶。

— 完 —

本文作者:吕钲陶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1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为什么中国生产的同样排量的汽车(包括合资车)不如国外生产的同排量汽车马力大?
奇瑞汽车跟以色列集团合资的汽车品牌观致(Qoros)的前景如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