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在《第五元素》里,外星使者阅读人类历史,读到战争那一章哭得不能自己,几乎瘫倒在布鲁斯威利斯怀里。可见在战争当中,确实是有太多撼动人心的元素。面对战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解读,《朗读者》,《辛德勒的名单》等就不一一赘述了。在战争年代,由于极端的物质匮乏和生活流离失所。往往会将人拉入一种个体命运和大时代的拉扯之中。于是个体在和平年代的基本追求,都因为大背景而显得矛盾重重。抗日剧作为中国战争题材剧种,虽然偶有《亮剑》这样相对优秀的作品,但是整体来说,缺乏主题的挖掘和深化。
1.个体英雄主题的缺乏。
抗日剧中对个体英雄人物塑造最为深入的当数《狼毒花》,权延赤的原著中对人物放浪形骸,嗜酒如命,却又能征善战,义薄云天的塑造堪称经典。但是搬上银幕后却将人物陷入鸡毛蒜皮的升迁和降级中,让一个潇洒的江湖人物,陷入军旅中的上下级关系的纠结里。大大弱化了英雄人物。后期小银幕中出现了很多智计百出,武功高强的天才人物,甚至“手撕鬼子”等完全脱离现实的情节。但是这些人物或出身江湖,或出身市井。却由于军人身份,被塑造成毫无江湖习气的超级赛亚人。反观《美国队长》,从弱小到强大,执着,对朋友的怀念,真挚。这些基本的作为人的性格塑造所形成的内在矛盾,才是美国英雄电影的制胜法宝。
2.群戏中个体性格的抹杀
美剧中也有大量的战争题材。这源于美国的战争传统,好战尚武的民族,对战争英雄推崇备至。但是“兄弟连”中也有怯弱的战士。面对战争,每个角色都是带着故事进入战场的。国产战争剧中对小人物的刻画扁平单一。不是汉奸就是好群众。而事实上不管在什么时期,每个小人物都会对事物产生认识的偏差和深化。抗日剧种对主角(往往是将领)刻画较多,对小人物的心理变化庆祝太少。但战争剧本质是男人的群戏。对配角的的小投注导致了全篇缺乏张力。越好的故事能让你记住越多的配角。这是中国抗日剧的一大误区。反观宫斗剧。《甄嬛传》已经率先垂范了。
3.缺乏对历史的敬畏
这个往虚了说是个民族性问题,往实了说编剧行业或者某电总局乃至于大量的观众都缺乏对历史的敬畏。关于战争,山药蛋派的作家们写白洋淀写得极为悲壮。高中近现代史薄薄的课本,深读进去,处处都是泪点。
但正如人们说的,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广电总局要的就是八路军英勇抗战的故事,要的就是日本人不堪一击的情节。但随着历史和文学的松绑,对那个时代的触目惊心的中国现状也算是有了大概的了解。国民党正面抗击,也是千千万的中国人在抛头颅洒热血。一场场战役的惨败。在帝国主义的铁骑下,孱弱却顽强的像蚂蚁一样的中国人,才是真实的历史。
我们太多的故事,都在美化那个血腥的年代。战争,注定是要流血牺牲的,是尸骨堆砌起来的人类历史。
真实的战争教人向往和平,虚伪的战争剧培养民粹主义。
当哪一天导演们把目光投注在黑暗和血泊中挣扎的,那个意志不屈,却又屡战屡败的中国军人们。战争剧才会开始真正的拥有上升空间吧。
4.对爱情题材的热衷
爱情可以是所有故事的主题,但是在战争剧中,却应该退居二线。
亮剑的成功也是在于此,爱情是锦上添花的副线。美国电影里的爱情,是怀表打开时,笑容明艳的黑白照片。国产剧种对爱情刻画之深入,堪比青春偶像剧。
战争年代的爱情,是血色浪漫。可以书写,但绝不能喧宾夺主。
5.没有进入历史
整体来说,以上的问题都源自于抗日剧的大量编剧没有进入历史。
在真实的历史里却吸取真实的素材,从细枝末节出去挖掘深刻复杂的人物内心。
才是战争剧的塑造者,最应该去做的事情。
只是在菜场里看看鸡蛋番茄,再简单也炒不出一盘番茄炒蛋。
在历史门外徘徊的人,又怎么能做出真实动人的作品来呢。
— 完 —
本文作者:魏末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23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日本有哪些优秀文化?
目前在日本韩国印度这些传统国家妇女地位低下,那么在中国这样一个封建传统根深蒂固的国家,为什么妇女地位还能做到比较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