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AA毕业生,其实读的时候心(tong)无(bu)旁(yu)骛(sheng)(因为实在太忙了),反倒是毕业后一直在反思和回味。AA无疑是世界顶级的建筑院校之一,但是AA也是最不像大学的学校(好吧,其实本来就不是大学……)。所以它的优势和劣势也都在于此。
说优势,就在于它没有大学那样繁复的层级和行政系统,可以包容各种思潮和实验的存在(不像许多美国建筑院系,Dean往往就决定了整个学院体系的研究道路,比如Tschumi之于哥大,stan allen之于普林斯顿)。于是在各个年代都有机会出现引领风潮的人物,比如三十年代格罗皮乌斯,60年代archgram, 70年代Rem Koolhaas, Bernard Tschumi,以及21世纪引领数字化风潮。
说劣势,也是因为AA太过单薄,没有大学强大的综合学科实力做支撑。比如AA很早就意识到了digital fabrication的前景,有了3d打印机、CNC数控机床,也有unit在探索这些,但是论发展成熟度,远远比不上ETH。之前提到的那些大人物们也是,虽然孕育自AA,但是发展到圆满却多在美国的常青藤里。
在AA就读的体验也是类似,就是不太有学校和读书的感觉(多想在剑桥或者哈佛那样,绿树成荫,古色古香的校园里骑自行车,悠悠地去工作室啊)。我个人觉得可能略近似于读MBA的感觉,英美文化本来就social, AA尤其是成年人的、社会化的social。在AA就读,你能获得什么,每个人差异很大,一小部分是通过课程获得(上课、做设计,大部分学生都很拼,熬夜是常态),另一大部分则是要自己去主动获得的(各种评图、讲座、party、和各式人攀谈)。AA的楼很小,小到各年级Studio都没法放在主楼里,但是AA bar永远在AA的核心位置,无论是评图前后、讲座前后、展览前后,这里永远挤满了交流的人群。有很多外国学生都是好些年工作经验才去读AA的硕士的,很多人和老师的交流几乎是平等的,而不是你教我学的形式。相比懵懂的应届生,确实只有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的时候,才能从AA这所学校、老师、同学那里获得最大的资源–当然资源交换往往是双向的。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AA在伦敦。伦敦对于学设计的,真是天堂。各种博物馆,各种展览,各种画廊,各种学校(AA, UCL, RCA, 圣马丁…),各种明星建筑师(Zaha, Foster, Rogers, FOA….)。当代社会随着各种社会分工加细,早已是网络化的社会,在虚拟的互联网彻底颠覆世界以前,还有比这更好的实体网络吗?
— 完 —
本文作者:六桥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延伸阅读:
为什么 AutoCAD Architecture 在国内基本没人用,而天正基本独霸了建筑市场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