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答案(14/07/19)====

初始答案针对最初的问题补充说明所写。

因为问题的补充说明已经被多次更改,所以我在此附上原始的问题补充说明。

更新后的答案请向后看。

「手机上的安卓是先天,那电脑上的微软也是吗?
题主指的是流畅度,毕竟硬件都那么牛了。
Windows 有那方面的先天缺陷吗?

题主发现可能是自己的电脑烂,所以专门去对比了下外星人和 mbp 的体验。发现一套流程下来,还是感觉苹果顺滑,要说配置,其实没有外星人高啊。

高级用户所谓「卡」是处理速度不够快,而初级用户所谓「卡」是电脑没有及时响应用户的操作,没有汇报现在正在做什么。

造成流畅感觉的重点是:对电脑的每一个操作都有恰到好处的反馈,而且得到的反馈是合理而不突兀的。比如电影里常见的黑客鼓捣电脑(当然老鸟都知道那是忽悠观众的),电脑总是会滴滴答答地发声提示在输入/输出,而且每次输入完一个命令马上就会出结果。

现实中我们当然不可能这样「我打完就马上出结果」,但是能给一个用户合理的「反馈」,退而求其次告诉他们「操作已经生效,虽然还不能马上就出结果,但已经在运行了」,就比单纯的等待要好得多。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管电脑后台在干啥,只要显示屏上没变化,音箱里没出东西,他们一概就认为「这电脑死机了」「这电脑为什么这么卡」。

举个例子。

win下程序双击完,你能看到鼠标转——但程序真的运行了吗?

连我这样从dos玩到win8的人有时都会被后台程序占CPU导致的鼠标变化骗到,更别提哪些根本不知道鼠标变化代表什么的普通人了。

更别提98时代,默认的鼠标沙漏根本不转。那时代的网吧里,无数少年双击游戏后都以为「电脑卡了」「没运行」从而又双击一次,然后发现还没反应,就又双击——结果最后弹出来不下五六个游戏主界面。

真的「卡」吗?老鸟都知道其实电脑是在努力工作的。但是因为电脑没有反馈给用户「我在拼命工作了」一事,所以新用户就觉得「电脑卡」。

所以要说的话,Mac运行一个程序的时候图标会跳动,这不是最好的反馈吗?用户知道了程序正在启动,而且弹跳的动画分散注意力还防止了无聊,产生「不卡」的错觉。

某仁兄的答案说「程序图标跳了两分钟才打开」,不错,mac当然有这问题。但如果连这反馈都没有,你看着鼠标变成不动的沙漏两分钟后程序再打开,难道会觉得「这样更顺滑」?

我有类似的经历可参考——当初在一台老电脑上玩《星际争霸》的时候,启动程序就要等半分钟有余才黑屏,然后还要黑十秒才能进Loading界面,然后Loading界面还得听一分钟BGM才能进菜单。

比起来,进Loading画面后我反而快乐许多,因为有BGM,我知道游戏在运行了,没死机——这还是入Z之后的事,过去玩D版时候整个Loading画面没声,一连串等下来简直就是让人等到死。

如果没有反馈让人知道游戏在运行,如果没有分散注意力的东西存在,那么纯粹的等待就是折磨。

至于配置高的电脑之所以让人觉得不卡,还不是因为处理得快,所以用户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响应」,而不需要如开头所说要「退而求其次」了吗?

只要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能及时给用户反馈,并用点心理学小技巧分散一下注意力,所谓「卡」的感觉就会被忽略掉。

苹果在这上面用了很多小技巧。比如iPhone载入照片时是先迅速加载缩略图然后再加载原图,比如每个操作都有符合现实中感受的动画提示反馈,比如OSX下弹跳的图标,旋转的菊花等等。而且他们把这些东西贯彻到一切自家系统下的App的开发要求,所以无论打开什么程序,得到的几乎都是一样的感受——未必是真流畅,但是你看不出来不流畅。

Win过去不那么动脑子,win上跑的程序又太程序员思维太注重效率而忽视用户体验,win8之后又简单理解为「只要到处都加过渡动画就显得流畅了」,结果直观上看起来,老win不流畅,win8又流畅得不自然。反倒是被抛弃的Windows Media Center操作流畅度比较好。

(当然现在Win8.1u1出来后已经比8提升很多了,期待Win9。)

总结:

配置高了电脑不卡,这不算本事。

能在低配置下让人忘记有「卡」这回事,才是本事。

以上。

====7月21日更新答案====

影响操作流畅度感受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流畅度的重要因素就是适度的「反馈」。只要你的操作做完后,电脑能及时响应你的操作,而不是好像一动不动,那么心理上你就不会觉得是「卡」了。

要让流畅度提升,要么就升级硬件,让用户执行完命令/点完鼠标后,想实现的工作一瞬间就完成;要么就设计一个合理的反馈机制,让用户知道电脑在工作,并且没有失去响应。

最初的答案举过例了,这里再补个小例子:

win98那年代,安装个程序动辄进度条静止好几秒。不看硬盘灯闪,还以为死机了。

OSX的滚动进度条或者win7的闪光进度条就能缓解这种感觉。

OS X Mavericks 和 Windows 8.1 的动画帧率分别是多少?

不用说肯定是60帧。原因是显示器常用刷新率是60Hz,与其保持一致,可获得最高的流畅感,不会有卡顿或撕裂。这和多数游戏保持在60fps为流畅是一个道理。

顺便一提:vista/win7的aero界面似乎是30帧——

证据1:win+tab切换的时候有显著卡顿

证据2:缩放窗口的时候可以显著看出不流畅

证据3:用录屏软件(OBS/Bandicam/Fraps等)在aero模式下录窗口化的游戏,即使以60fps捕捉,得到的视频也是实际30fps拉伸到60fps。

为什么普遍的感受是 OS X 更加顺滑流畅?

1,Win是个功能型的操作系统,其放在第一位的不是用户的体验,而是开发者的体验。

用户关注的是简单,流畅,漂亮,易用。

开发者关注的是,我开发的程序要方便运行,方便实现想要的功能,方便修改系统变量。

从一开始win就没有把界面的美观、整洁、统一等方面作为首要考虑。而Mac一直在死抠这些细节,不断完善,还要求第三方开发者和他们保持一致。

乔老爷是个高逼格文青。比尔大门是个码农。比写程序,比尔爆老乔几条街;比平面设计和美学,两人就倒过来了。

两种思维直接导致了两个平台上的程序设计理念不一样。
OSX上的开发者就算百般不愿意也得让自己的程序先符合Mac的标准,再考虑功能实现。
Win下,只求实现功能。界面丑无所谓,没提示无所谓,能用就行。

多年的积累已经让苹果在用户操作体验上有了太多优势,并且对品牌形成了良性反馈。
习惯了OSX的人自然会觉得Win下不那么流畅,乃至不那么美观。
因为微软从来没考虑过这块儿。

2,不是有了流畅的动画就叫「顺畅」的。

没错,说的就是win8。确实动画是行云流水了,但是有动画就是顺畅吗?

对用户的操作合适的响应才是「顺畅」。

例子:win8微软拼音的翻页。按下翻页键后,你会看到选字栏的滑动动画。

「顺畅」吗?我以为,这个滑动的动画反而延长了选字的时间,尤其是当要选的字在后面好几页的时候。一秒钟可以选完的字,现在被选字动画拖慢到要三秒,反而是累赘。

用户期待的是按完翻页键后,下一页瞬间呈现在眼前。

违背这一点的设计,自作聪明的加入翻页动画,是误读了「顺畅」的含义。

这样的设计中看不中用,看别人操作很高大上,自己操作时候才知道多别扭。

OSX中出现动画的地方都很恰到好处,基本没有画蛇添足的地方。

60fps 帧率动画需要系统多大的开销?

优化之后真不大,毕竟桌面基本都是2D效果,主要就是缩放、平移、模糊、色度亮度之类,很少用到3D,也不需要光影、粒子效果。不像主流3D游戏那样个个是显卡杀手。

OSX全系统实现60fps的时候大家都还在用XP甚至98呢。想想那个年代的CPU和显卡都能实现,现在岂不是更没有压力了?

Win8抛弃了之前的Aero架构后也实现了60fps界面,而且也很流畅。

感慨:
就流畅度而言,win可以追得上OSX;但是这些对于细节的优化和处理,还需要追很久。而且,过去win系统留下的沉没成本目前依然在造成拖累。
Surface3终于走对了一步棋,也是这么些年过去后,我第一次有购买欲望的微软产品。
就看win未来的发展能不能坚持下去了。

— 完 —

本文作者:TNBi Lulamoon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38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Metro 风格的 Windows 8 用户体验是否不及 OS X?为什么?
Windows 8 关机为何这样麻烦,微软如此设计的原因是什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