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问题所述的四家汽车企业或多或少都打过一点交道,突然间也想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
首先我们想搞清楚一个问题:怎么样的汽车企业可以走得更远?
很多人都会回答说看销量。不好意思的说,十辆QQ的价格约等于一辆宝马X1的价格,那么拿奇瑞的销量和宝马的销量做比较会有意义吗?
换一个类似的话题来说,假如有一天联想的手机销量超过苹果(目前销量苹果第二,联想第三),能说明联想超越了苹果么?
很明显不是的。光纯粹的比较销量是没有太大的对比性的。个人以为,可以从一个产品的附加值及其被群众的接受度来比较。
——>
这里遵循一个价值规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所以我们可以假设以上四家汽车企业所生产出来的汽车可以依照价格来衡量其汽车本身的附加值。
我们先来看一下上个月(2014年6月)四家汽车企业各自最畅销的车型为:
比亚迪: F3 12208辆
吉利: 帝豪EC7 10475辆
长城: 哈弗H6 24453辆
奇瑞: 瑞虎3 10034辆
其中比亚迪和吉利这个月最畅销的是轿车,而长城和奇瑞则是SUV。
再看下这四款车型的指导价:
F3: 4.99万-7.99万
帝豪EC7: 6.88万-11.38万
哈弗H6: 11.58万-16.28万
瑞虎3: 7.39万-9.59万
从这个角度来看,同样生产一款畅销的轿车,吉利汽车的附加值比比亚迪的要高,也就意味着其产品的质量与口碑较高。同样的生产一款畅销的SUV,长城汽车的附加值也比奇瑞的要高,也可以说其产品的质量与口碑亦较高。
个人觉得,一家汽车企业走的有多远,要看他们的技术积累有多深厚。
——>
作为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设计工程师,与上述的四家或多或少都打过一点点交道。从这个角度来说说这四家汽车企业吧。
首先讲下比亚迪。
比亚迪开发一款新车有三个特点:一是抄袭(特别是外观,大家都懂的),二是所有的零部件尽量自己做,三是新车上市快(即开发时间短)。
第一点先不去说它。先说说第二点。著名华人管理大师余世维博士,在讲“经理人不要忘了公司命脉”时,把青岛啤酒自己做瓶盖,当作经典案例。核心观点有两个:1.瓶盖还要自己做,你再便宜你比的上人家专门做瓶盖的?2.瓶盖还要自己做,你做的再好你比的上人家专门做瓶盖的?王传福一直得意洋洋的觉得他这样压缩了成本,其实他压缩的不是成本,而是质量。一直到前两年,王传福亲自认错,开始着力于品质的提升,开始将专业的东西交给更专业的厂家去做。但是,下面还有第三点所带来的问题。
下面讲一个关于第三点的真实的故事:比亚迪的某车型一拍脑袋就要提前上市了。可是某供应商为他们开发的零部件的试验还没有完成(按照之前谈定的时间节点来的),就这样上市的话肯定存在着一些风险的。供应商自然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于是就说那你给我签一个免责协议吧,上市了出了问题别来找我们。结果比亚迪真的就签了这么一个协议。
所以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讲,个人感觉比亚迪至少还需要经过一到两次的转型,才可以走的更远。
再说说吉利。
吉利其实是一个蛮草根的企业,在汽车这个行业几乎是从零开始。这也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即技术积累不够。在前些年与吉利打交道的时候可以明显的的感觉的出来,他们知道问题应该交给专业的厂家来解决,比如说博世、法雷奥、德尔福等等,但是他们几乎不是很清楚问题的来源与具体分析(专业厂家也不愿意给)。
但是在这几年吉利渐渐的在转变了。因为有了沃尔沃。吉利现在有了很多沃尔沃的标准(以前吉利也在尝试构建自己的标准体系,但是因为技术积累不够,建立的不是很理想),有了很多沃尔沃的Know How,也有很多工程师与沃尔沃的工程师联系并共同开发。这个时候再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他们有的时候会说沃尔沃是怎么怎么样的,沃尔沃的标准要求是怎么怎么样的,我们也应该做到怎么怎么样的……
吉利的另一个问题在于人力资源的缺乏,项目太多,人员流动性太大,有经验的工程师太少。甚至常常在人手不够的时候,就直接把吉利自己创办的学校里面的学生(很多还只是大二大三的学生)就拉过来实习,直接承担项目。有的时候甚至产生了一种恶性循环。
不过,在目前的转型期(回归一个吉利),已经砍掉了很多项目。未来能否走的更远,还需要再观察观察。
下面到长城了。
其实我有很多同学都在长城工作。当年快毕业的时候,我有一个湖北的同学也想去长城工作(他的本意是先找份工作,然后再考博)。然后面试的人跟他讲:”我们主要考虑家在河北附近的,长江以南的基本上不考虑。“该同学回答说:”我家在长江以北!“可是这样依然没有录用他。而另外一个河北和一个山东的同学则顺利的被录用了。从侧面上来看,长城的人员流动同样挺大(特别是家远的员工),所以不得不用这个办法。
长城最近比较火的是H8推迟上市事件。其实这本来是一件好事,说明长城还是在意品质问题的,愿意在质量上面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苹果不也经常推迟上市么?大家试想一下看,假如某家汽车公司为了抢占市场,在明知道产品有风险的情况下依旧推向市场,那最终损害的还是终端消费者的利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真正有过召回的自主品牌很少。其实大家都明白,自主品牌的车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一个是愿意主动召回解决问题的负责任的车企,一个是不管不问竭力保持”零召回“的车企,你愿意选哪个?
最后说下奇瑞。
”多生孩子好打架“,这是奇瑞的一贯作风。
一口气上马了N多的项目,之后又一口气砍掉了N多的项目。这就是奇瑞。
其实和其他几家自主品牌相比较,奇瑞之前算是技术积累略微多一点的企业。毕竟是最早一批开发自主车型的企业,且其元老亦多科班出身,不像吉利,最开始造车的时候,包括李书福也总共只有三个接触过汽车的人。
奇瑞目前正在一个转型的阵痛之中,转型能不能成功,现在还不好说。
唯一想说一下的是观致。很多人都觉得观致的售价太贵了,所以导致观致目前的销量都还没有上来。实际上,如果说观致的成本本来就有这么高呢?那是否还会觉得售价太贵了?
事实上,观致在设计开发的时候就是照着不差钱去的。只要肯花钱,把车精益求精做好其实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哪个老板愿意投这么多的钱。结果不差钱的以色列人来了,然后奇瑞就推出了观致。就这样。
——>
最后稍微总结一下,实际上四家自主品牌的企业是各有特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吉利和长城略微占一点优,而奇瑞未来的发展要看观致有没有起色,比亚迪还需要一次真正的转型。
希望中国的汽车企业做的更大、更好、更强!
让中国车走遍全世界!
— 完 —
本文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13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为什么要采用主动定位模式,而不像 GPS 一样采用终端自主定位模式?
哪个品牌的车载导航仪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