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位,阿莫多瓦是西语世界最享誉国际的电影导演,西语电影历史前二的电影导演。
论荣誉,阿莫多瓦获得国际各大电影奖项是西语世界最多的。拿戛纳和奥斯卡来说,戛纳获奖四次,提名四次,其中包括最佳编剧和最佳导演;奥斯卡获奖两次,提名两次,获奖最佳外语片和最佳编剧各一次。[1]导演的电影风格比较适合戛纳,导演和他的女演员们是戛纳常客,戛纳也比较给面子,法国媒体对阿莫多瓦的礼遇非凡。
阿莫多瓦电影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有五个关键词:女性、社会、色彩、情欲、魔幻。
一、女性
阿莫多瓦一直以来被誉为“女性电影大师”,阿莫多瓦电影中的女人千人千面,每个女性角色在他的电影里都极其生动,永远不会让人觉得乏味。比如《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和《回归》中的佩妮洛普,完全是两个极端,《回归》中浓妆艳抹,艳丽非常,充满生命的光彩和活力,而在《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佩妮洛普清纯、天真如天使降临,完全恪守于“修女”的角色形象。除了佩服导演教戏和佩佩演技之外,也惊叹于导演塑造女性角色的巧妙笔法。
阿莫多瓦成就了很多女演员,最为人所熟知的是西班牙大美女佩妮洛普,阿莫多瓦让佩妮洛普成为国际影坛不可多得的兼具美貌与演技的女演员。如果你看多了阿莫多瓦的电影,会发现有些女演员是经常出现在他的电影中的,其中就包括卡门·毛拉、劳拉·杜纳丝、布兰卡·波蒂洛。[2]
阿莫多瓦曾说他觉得女性能够给他提供喜剧素材,而男性,只能让他写出悲剧,而且认为写悲剧要比写喜剧容易一些。最能代表阿莫多瓦电影里女性形象的应该是《回归》中佩妮洛普饰演的瑞蒙达,当瑞蒙达唱歌的时候,女人的风情、坚强和希望令人动容。
二、社会
阿莫多瓦曾说编剧一定要贴近生活,要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要抱着创作纪实小说的精神从生活中提取有用的细节,像《对她说》的灵感就来源于发生在美国、罗马尼亚的三条新闻。而且导演经常在梦境中提取自己的电影素材,导演曾说:“电影就好象一扇梦幻的窗户,我很确定我从中看到的世界比我生活的世界更为有趣。”
阿莫多瓦的电影长期关注女性、社会边缘人和中下阶层人民,探索欲望、爱、死亡、亲情与性别认同等领域。阿莫多瓦虽然题材的取自社会底层,但是他电影的表现手法始终是靠近电影工业的主流标准,他的电影极少采用达内兄弟那样的手持摄影和自然光打板,九十年代后也很少尝试实验性的长镜头和写实的粗糙质感。
提到电影取材的倾向,不得不提到戛纳一向青睐的达内兄弟,达内兄弟是一个专注与社会底层人物塑造的电影导演。达内兄弟虽然越往后表现手法越主流,但是关注焦点一直是法国和比利时的底层民众,达内兄弟非常擅长以小见大,电影的叙事手法易于接受但并不寻常。在戛纳这样口味独特的电影节很有媒体缘。在一定程度上,阿莫多瓦也是这样,他往往用比较华丽的手法来包装他所关注的底层民众和边缘人群,但是在电影的人文内涵上,共鸣是大众化的。
三、色彩
阿莫多瓦和张艺谋一样,是色彩运用的大师。他的电影中,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浓郁的色彩几乎要溢出平面视图,直逼瞳孔,他所刻画的太阳永远都是明媚到令人睁不开眼、他摄像机里的森林永远都是葱郁到要将人迷失、而在他的调度下的静物永远都沉溺在一种化不开的巨大阴影下。这种色彩的冲击力加强了电影的倾诉力度,能够转化成观众的倾听欲望。
阿莫多瓦的电影色彩可以说是艳俗而缤纷的,导演对绚丽色彩的运用和电影对生命和激情的讴歌相得益彰,它象征着生命的动力、对爱情的渴求和不可抗拒的情欲。这样的色彩运用也服务于女性题材,展现女性的坚韧和风情。这样视觉冲击力强大的色彩搭配往往也和剧情的夸张怪诞相吻合,视觉冲击和情节夸张往往配合得令人称奇。
“声色”、“声色”,我们不能够不提到阿莫多瓦音乐的运用,以前我曾大言不惭地说过阿莫多瓦不善用音乐,但是在我把《对她说》和《回归》多看几遍后,我意识到自己确实打脸了。作为经历过马德里新潮文化运动的艺术家,并且被后世称之为新潮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阿莫多瓦在音乐方面的嗅觉异乎寻常地敏锐,《对她说》用了大量的咏叹式的抒情歌曲来表现男性的角色的软弱和无力,《回归》开篇富有西班牙民族风情的弦乐和打击乐表现女性角色富有生命激情,并且为后面剧情反差提供了对照。
四、情欲
阿莫多瓦电影最能够引起话题性的就是他电影中颠覆性的性爱观,很多人将此归因于导演童年时期受到牧师性侵的经历,但肯定不只如此。阿莫多瓦秉承“欲望本无善恶”的观点,他的作品也是一部人间情欲大观。《活色生香》中充满了先锋色彩的“性平等”理论,《关于我母亲一切》中演员雌雄同体的震撼演绎,《对她说》中对性爱的思辨和包容,《不良教育》中对于同性之恋的出色阐释,阿莫多瓦将情欲放在一个色彩斑斓、充满活力的当代社会之中,呈现一部部饱含沧桑的人间悲喜剧。
阿莫多瓦作为一个出柜的电影导演,在电影中同样敢于突破禁区,展示一些处于道德边缘的事件,想必看过多部导演电影的观众都深有体会。总怕在评论导演电影的伦理的时候,将导演的意图狭隘化。阿莫多瓦的电影解读角度非常多,像《活色生香》既有对于生命的悲悯之心,又有对现实的幽默反讽,更有对性爱平衡的探析。导演的电影往往是常看常新的,初看看出怪诞,细看之下,往往是人间情事,不悲不喜。
五、魔幻
阿莫多瓦电影叙事错综,情节夸张、戏剧化,在看阿莫多瓦电影的时候,经常会有这么一种感觉,一条路走着走着就会横生枝节,最后会有掉入一个圈套之后的恍然大悟感。阿莫多瓦对戏剧冲突的设置和剧情张力的营造是顶级的,比如说《回归》这部电影,一个关于伦理和亲情的剧情片,被拍出了惊悚片和悬疑片的味道,但是不妨碍它成为一部对女性生命力的赞美史诗。阿莫多瓦的电影中弥漫着一种黑色幽默的气息,比如《活色生香》中男主角在母亲墓前的那段台词和半身瘫痪的男配角远走迈阿密后打回来的电话,这些幽默的注脚往往是一个巨大的人生悲剧。
阿莫多瓦电影一个极为鲜明的特色就是结局甩包袱的惊艳效果,像导演最近的几部作品,《回归》将毁尸灭迹放在最后,《对她说》第三章节,仅仅是出了个“马克和阿丽夏”的标题就暗示了结局,《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最后才是悼念的重头戏,《不良教育》最后才出现哥哥在现实中的戏份。这都是一种想要在巨大的剧情反差中展现戏剧效果的艺术技巧,导演做的毫不矫揉造作。
结语
阿莫多瓦往往不让技巧凌驾于主题之上,他用浓郁鲜艳的色彩、夸张的戏剧冲突、错综的叙事套路表现一些伟大的情感,不会有喧宾夺主之感,能够兼顾娱乐性和人文内涵,是非常了不起的电影大师。
用阿莫多瓦自己的话说,他的作品是对生命的无痛悼念,对故乡的深情追忆。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联系作者,日报引用请私信通知。
— 完 —
本文作者:颜惑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1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评价《一次别离》这部影片?
如何评价《坏未来》这部微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