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造成负面影响了。@刘斌-邦比快跑讲得很对。
国内IPO审核以稳健为主,最好业务方向稳定、业务内容稳定、客户稳定、毛利率稳定、收入盈利稳定,blabla。但是这完全违反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市场竞争的企业都是动荡不安的,原材料有涨有跌有断货,市场有增有减有转移,渠道模式会变化,研发技术会创新。有进取心的企业肯定都在不断变化寻找新的机会,会有波折和不确定性,但是这和IPO审核的思路(甚至和整个资本市场运营的思路)截然相反。
所以为了适应IPO审核,企业必须缩手缩脚。明明看准了可以投资的战略新方向,一盘算两年可能都挣不了钱,只好不干了;感觉技术方向不对需要调整,但是考虑到核心技术人员要稳定,募集资金投向不能改,就不好大张旗鼓的调了;本来应该搞些并购,考虑到整合的不确定性以及股权的稳定,不得不放弃。为了IPO而忍着很多该做的事情没做,在拟上市公司太常见了,这种事比耗费管理人员的精力、浪费些钱的负面影响更大。
有的老板胆大心狠,哪怕晚点上市也要把该做的业务做了,那就一拍大腿做了,风险自担。也有很多老板宁愿忍耐两三年,安安稳稳上市,以后再往回找补,所以很多刚刚上市的公司都有一种“这几年可把老子憋坏了”的感觉。
但是总而言之,投行和企业都没有特别完美的应对办法,尽量平衡而已。
— 完 —
本文作者:Luo Patrick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是不是上市公司都会请财经公关?财经公关在 IPO 中起到什么作用?
归真堂因为活取熊胆上市 IPO 受阻,是否应该?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