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为期5天的上海家具展,最后官方统计98,401人次参会。
我和我的小伙伴,从长沙飞往上海,花了2天时间逛了下。本来不打算写记录的,后来过程中在逛到“木头公园”时烧包了下,在朋友圈发了照片,然后就被一些朋友逮到了,一想虽然是人家搭台唱戏我也花了2千多大洋,不整个图文并茂的文章似乎对不起这差旅费。
(去之前,我的小伙伴很开心、很得意的告诉我,为了替我省去宾馆到会展之间奔波的劳苦,订了个离现场最近的酒店,好几颗星级的,所以你们知道差旅费都花哪里了吧,小伙伴,我知道此文你定会看到的,你真是够 Sweet 哦!)
遗憾的是整个过程中我几乎没有拍什么照片,原因有2:
- 很多厂商高挂诸如“同行免进、不得拍照”的牌子。
- 个人无论游玩还是看展本来就不喜欢拍照,我认为人的感观是最好的记录。尤其是家具这样的东西,面对实物感观和身体才是最好的体验。要图片的话网路上无处不在。
所以全程几乎都没有掏出俺的IXUS 980(很漂亮的傻瓜机,除了不能抓拍外,我非常喜欢),除了一个展台,是的,人家大牌到不介意你拍照,还主动的“详细”介绍产品,这个展台就是著名的丹麦家具制造商Carl Hansen&son 和PP Møbler在中国区的代理。
介于国内厂商都小心脏比较脆弱,你点评它1、2句人家就说你黑了,说俩好的又有人说你营销了。这里只说这家丹麦商的。一共大概10多款,椅子为主,都是经典款,许多其实在我以往的文章中有过点评,这里不会重复,只是面对实物的直接感观和身体体验。既然是感观和身体体验所以无法排除个人角色的主观,一是个人喜好,一是个人的人机尺寸。
主要是2个设计师的作品:
考虑到篇幅,本文将分为2篇,第一个篇幅也就是本篇幅主要以Hans wergner的设计解析为主。后续为Finn Juhl的设计为主。以下为第一个篇幅的目录:(目录自带链接为官方网站资料)
汉斯·瓦格纳(Hans wergner)
以下为针对产品评论:
个人无爱,形式过强,层叠实木贴皮手感和体感都不佳。
不让坐的,个人看起来也觉得无感,为啥我对此类椅子连坐的欲望都没有呢?
CH28:
坐感有些让人意外的好!靠背的斜度和曲面与背部的贴合感、以及臀部感受都不错,后仰的角度也非常舒适。扶手微微翘起抬高的感觉也不错。这把椅子我尝试换了很多姿势,各个角度都很舒服,唯一一个比较要命的是:座垫前沿硌到小腿,非常难受。也许亚洲人身高的问题?好吧,也许是我身高的问题?
CH25:
不让坐。。。
牛角椅是名气非常高的椅子,国内复刻的也比较多。但是个人体感并不好,座垫给人感觉前低后高,坐上去往前滑,靠背也很不舒适,有些硌得疼,个人认为斜度不够。
功能和牛角椅类似,但是坐感不错,比前者舒适很多。
坐感还行,靠背的曲面非常漂亮,手感非常好!个人不喜欢其靠背上的榫接工艺,看起来也不协调。
CH37:
坐感不错,但会比较拘谨,原因是靠背也是比较直,注意第二张图,俩后腿都是直上直下,只能靠靠背的实木层贴板的曲面做空间的调整,但是已然感觉不够。
CH46:
坐感整体上说非常不错,靠背也非常舒适。结构工艺都非常简单,尤其对于加工来说工序应该非常简单。唯一的问题在扶手。扶手非常窄,这么窄的扶手然后又非常凌厉的楞角手感非常尴尬,另外注意第二张图,扶手和靠背处的结构,坐上去时这里是手肘的位置,会感觉手肘被往前顶。
这是一把目的性非常强的椅子,Hans和他合作的工匠相制作一把卧室用的床头椅子。也就是睡觉前放置衣服和裤子的椅子。靠背有点像衣架的部位就是挂衣服的。座垫可以翻起来挂裤子。座垫下还有个盒子空间可以放杂物。椅子的靠背曲面非常漂亮,有点像琵琶,工艺也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的手工制作。有些人会觉得有些怪,也有很多人觉得很优美、巧妙。个人除了赞叹起工艺,对它的功能反而觉得有些麻烦。
这次竟然没有原木色的Y椅,坐感舒适,前沿略有些硌腿,椅子很轻。之前有过比较详细的测评。有兴趣的可以看看,Y椅的点评看这里。
Y椅,之前的文章有比较大的篇幅,也解析比较详细,这里再从宏观的角度补充一些。
它是Hans Wegner设计的椅子中我认为最经典的几款之一,甚至是北欧家具设计师作品中永恒的经典。很多人其实对Y椅非常不屑,也有很多人认为它与中国的圈椅如出一辙。但很遗憾,这样评论的人,如果不是家具设计的门外汉,那就是还没有入门。
Y椅确实是有借鉴中国明代椅子,但除了在形式和结构的整体架构上有这样的韵味,其结构方式以及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完全是设计时当代的工艺或者衍生;其部件的制造业更加简炼,比中国明代的椅子的榫卯要简单的多。
纵观Hans Wegner设计的椅子,如果按时间给这些椅子排序,我们会发现Y椅处于他的设计历程的中后期。Hans在这之前已经设计了大量实木榫卯结构的椅子,对于各个部件之间的契合、结构平衡的把握、工艺的运用,设计来源的借鉴,形式与结构设计之间最简炼的协同,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这样的一把椅子,我看到的不是:哦,这个灵感不错哦。这个结构设计得很巧妙哦。不,不是这样,我看到的几乎是Hans Wegner毕生精华的浓缩,整把椅子都是浑然天成,你甚至无法想象任何一个部件和细节还能如何改善。在同样的形式和材料、以及工艺的前提下,非常多的设计师试图在Y椅的基础上去衍生,但很遗憾,至今为止,在我看来没有哪怕一款比它有更精道的地方。
魔眼椅我曾经写过它的介绍,可惜现场不让坐。催眠大师–Easy Chair – 木童语木 – 知乎专栏
风椅,好吧,现场身体体验毫无感觉,加上这款面料的选择,坐上去一分钟后我就头也不回的看其他椅子去了。
这款椅子舒适感也是非常让我意外,坐上去竟然有点不想下来。无论扶手、靠背、座垫与人体的贴合感都非常和谐。尤其靠背,从第一张图和第三张图结合来看,要扣钉的地方是凹进去的,而实际效果是,腰部和颈部凸起来,非常符合背部曲线。靠背上的耳朵微微朝前卷起,大部分类似的椅子耳朵的地方是比较夸张的,头部靠过去时,脸转向侧面就感觉有些压抑了,而这把椅子处理得很优美。现场时我比较疑惑,我印象中Hans Wegner没有这样比较有机形式的设计,我竟然忽略了这把椅子,回家一查才发现它不是Hans Wegner设计的,作者是Frits Henningsen。
2天的时间里,这个展台我专门去看了2次。而实际上这个展台的所有家具几乎都有将近50-60年的历史,他们大多是在20世纪中期前后被设计出来的。但放在整个展会中,很难有其他展台的产品与之匹敌,至少在我个人看来是这样。也许在形式上它们无法居于流行性的潮流之上,也许材料和工艺都不是最先进的,但是至少我们很难认为它们有多过时,很难认为摆在家里已经不符合当代家居环境的风格。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Hans Wegner 所说的那句话:一把好的椅子应该能使用50年!
一把好的椅子能使用50年!绝不是它非常坚固、耐用可以坚持50年那么肤浅,长期以来,很多厂商包括设计师动辄以此为噱头宣扬自己的商品或设计,如何坚固耐用,落到实处时无非就是实木、榫卯结构、真皮。真是如此简单,摆块石头、全原木的放野外它也能坚持50年吧。
坚固耐用只是使用50年的内涵之一,但更重要的是用户能在50年的岁月里也不会嫌弃它、厌恶它。50年之长,潮流更迭、科技变幻、文化发展、习惯改变,一把好的椅子不会因为这些无法融入你的家居环境中。有一句话,叫审美疲劳,一把能使用50年的椅子最重要的是不会那么容易让人审美疲劳。设计一把难以产生审美疲劳感的椅子,看起来很简单的一句话,但背后却是殚精竭虑的投入、长期专注的研究、日复一日的修改和实验,这正是国内家具行业所最匮乏的精神。少谈点风格、文化和主义,少搞些聚会沙龙,少搞些营销和噱头,多研究些产品吧。
这次家具展就有些厂商连观众参观都搞起饥饿营销了,明明展台内部了无几人,硬是在门口派几个人挡住人流要排队,然后架起摄像和相机记录。观众颇有微词,然后全部转身就走,工作人员又叫他们回来,何必呢?还有一些网络营销起家的家具品牌竟然大肆宣扬家具要按照小米的模式一边卖一边升级和完善产品!这意味着什么?同样的价格前几批次的产品在没有经过严谨和完善的设计时就卖给了用户,等同于拿用户当小白鼠,把风险和验证成本转嫁到用户身上。家具设计属于传统行业,就是简单功能性的产品,必须经过繁复的验证、多次打样修改、反复完善的,交付用户时理论上、态度上,其形态和结构都必须是趋于最成熟的。这和电子类产品不一样,电子类软体可以在线升级的,但是其硬件实体部分是绝不能如此苟且其事的,而且即使在硬件配置上不是最优也具备功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家具设计怎能如此行事?
本篇到此为止,还有2把现场看到的Hans Wegner的椅子会在下篇中介绍,一把The Chair,一把熊椅。
晚些时候会添加一些产品的官方资料、视频,方便大家详细了解。
PS:
做个广告,个人微信订阅号:木童语木。
内容以当代家居生活研究和家具设计文章为主,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下。
PS:欢迎分享转载,希望能保留作者信息,谢谢啦!
— 完 —
本文作者:叶清波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