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的主角是 Thomas Peterffy,一个美籍匈牙利移民。这个人的名字也许大家不太熟悉,但是做交易的朋友一定听说过他开的公司:盈透(Interactive Brokers)。此人目前(2014年)身价达到95亿美元,在福布斯富豪榜 The World’s Billionaires List 上排135。但在1965年他21岁刚移民到美国时连英语都不会说,第一份工作不过是一个工程公司的绘图员。
在那个年代,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刚10岁,码农的时代还远未拉开帷幕。当时已经开始出现商用电脑,只不过懂编程的人基本没有。Peterffy 所在的公司在1964年购入了一台电脑,但全公司没有人会用这个东西。Peterffy 当时刚从匈牙利移民到美国,英语还说不利索,工作上估计不受人待见,干脆自告奋勇学习编程。他很幸运的把握住了这次机会,一举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程序员之一。
学到一手代码功夫后,Peterffy 跳槽到一家华尔街上的公司,给街上的客户安装电脑系统。通过这个机会,Peterffy 开始接触交易市场。经过三年的历练,他正式进入一家交易公司从事金属交易方面的工作。在这家公司工作8年之后,Peterffy 终于攒够了经验和本金,自立门户开始进入期权交易市场。
根据多年的交易和编程经验,Peterffy 开发出了一套使用电脑的全自动交易系统,这在当时是开创性的设计。在当时 Nasdaq 也开始推行电脑系统,但是 Nasdaq 的终端机是为交易员设计,市场数据显示在终端机的显示器上,交易员需要通过键盘手工输入订单。Peterffy 破解了这套系统,让自己的程序直接对接上 Nasdaq 终端机,所有交易都通过电脑程序来完成。这样,凭借一台电脑,Peterffy 就可以操作巨大的交易量,成为市场中的重量级人物。
1987年的一天,一位 Nasdaq 的工作人员到 Peterffy 公司做例行检查,惊讶地发现他的交易是这样运行的,显然违反了 Nasdaq 系统的设计初衷。在那个年代,用电脑进行全自动交易还是一件超出人们想像的事情,毫无疑问会引起极大的恐慌和不满。Nasdaq 的工作人员当即要求 Peterffy 停止这种交易模式,并且只给他一周时间切换回原来的终端机,要求所有交易指令必须通过 Nasdaq 终端机的键盘来输入。
接下来就是故事的高潮部分。Peterffy 显然不打算束手就擒,他和他的工程师们在这一周时间内,设计出了一套惊人的机器系统。他们在终端机的显示器前架起一块菲涅耳透鏡来放大屏幕上的文字,再用一个摄像头拍摄放大后的图像,通过计算机程序把图像解析成市场数据。这样原来的交易算法就又能运行了,但还需要解决如何下单的问题。他们就在那一周内造出了一个机械手,通过计算机控制手指动作,用这个机械手去敲打 Nasdaq 终端机的键盘。就这样实现了 Nasdaq 方面要求交易指令必需通过键盘发送的要求。
一周之后,Nasdaq 的工作人员再次造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Peterffy 还幸灾乐祸地表示,如果对这个系统还不满意,他还可以在上面套个人体模型,让那玩意看起来更像人一些。无话可说的 Nasdaq 工作人员只能悻悻离场,并且在此之后再也没找过 Peterffy 的麻烦。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今天金融交易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系统。Peterffy 本人创办的盈透(Interactive Brokers)也早已经风生水起。在新时代,名为高频交易者借助协同定位(co-location)和微波通信,不停把交易推向低延迟的极限。这场技术革命显然还远未达尾声。
最后,这个故事出自一本2012年出版的畅销书:
Automate This: How Algorithms Took Over Our Markets, Our Jobs, and the World
— 完 —
本文作者:董可人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1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有哪些「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书籍值得推荐?
国内外有哪些机械自动化方面的网站或论坛可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