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业务这么久,几个前提观点:
1、互联网金融时代主要是产品+渠道为主的模式,越来越多中介机构会很难活。
2、产品方面:有特色,带给投资人好处(风险低、收益高、流动性好)的产品是不缺资金的。
3、渠道方面:有大量用户,体验好,粘性高的“互联网渠道”越来越有得玩,而且会越来越赢者通吃。
关于问题的答复:
微信上线首款定期理财产品会给银行未来的理财产品销售带来怎样的影响?
微信定期宝还是主要在在“货币基金余额宝”基础上做的完善和改进,主要改进的是通过牺牲一定的“流动性”、而达到货币基金的“保收益、低风险”。
而定期理财基金(不管是定期理财、还是分级A类、或者一些保本产品)的性质是类似的,和银行理财产品越来越像,只不过发行对象是基金公司而非银行机构。既然是基金公司,从监管方面也更加严格,收益不会是银行理财的“非保本浮动类型”,一般都至少可以达到预期收益率。
感觉微信等和用户离得比较近的产品未来是否会成为主要的银行定期理财的入口?
微信、支付宝、百度等都是渠道,这些渠道入口距离用户最新,也因此成了互联网金融时代主要的入口,会有越来越多人通过互联网渠道购买产品。(比如:现在很多人买过余额宝,但都没买过基金)。
渠道的目的是“用户第一”,用户的需求是“低风险、高收益、流动性好”,围绕着三点创新越来越多,包括目前招财宝对接保险理财,票据理财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因此后续各个渠道还会不断的和各类金融机构(当然包括银行理财产品、票据、保险)、非金融机构对接,满足用户的理财需求,生活需求。
其他闲扯:
1、传统金融机构通畅把用户分类,比如:高净值、低净值、中产。这样的分类方法还是从“客户经营”角度的思考。可以预见的近几年,各类行业包括证券、基金、信托、三方理财都会慢慢的从“客户为中心”到“用户为中心”的思维转换,尽管产品、经营思路可能没那么快转变。
2、资金是通过间接融资方式(银行等)走,还是通过直接融资(证券、信托、P2P等)走,看看国外的先例可以得出,未来的企业肯定会选择“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融资方式。所以么信托、P2P发展快也不足为奇了。
3、现在银行理财10万亿,未来各类P2P、货币基金、定期理财还是有很多空间滴,关键是要“用户第一”的互联网思维哈。(PS:不能盖大帽子,但用户第一确实是未来致胜的法宝,不管对渠道,还是对产品提供商。)
— 完 —
本文作者:成增存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16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银行用我的钱投资什么了?理财产品投资去向?
哪里能看到银行的理财产品最近几个月的整体到期和预期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