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兵器:弓》——电影和电影那些事儿插图

(一篇旧作)

因为有乱收藏影碟的癖好,前阵在浏览各国新片信息时,偶然看见一则新闻说,韩国 8月11日上映的本土电影《最终兵器:弓》击败美国《蓝精灵》等片,登上韩国暑期票房榜首。鉴于我对古兵器及古代史的偏好,再加刚和马亲王伯庸合作写完明朝万历年间明军出兵朝鲜、平定朝鲜倭乱的《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一书,顿时对此片大感兴趣。几乎同时,好友张海,也就是徐克先生《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一片的兵器设计者,也在微博上圈我,提醒我注意此片。

开始有点非看不可的味道了。

到了上月,张海发了这片子的几张剧照,又圈了我一下,同时对其弓箭的细节称赞不已。在这条微博评论中,有看过的朋友说此片的清军全程说满语,虽然口音不太准。看见这条信息时,我是真被震撼了。

因为写过不少关于明史人事的考据和史论,所以对满文算有点粗浅了解。就我知道的情况,目前我国能流利说满语并认识满文的,大约为千人左右,尤其是满文,识者寥寥无几。我国7、80年代翻译《满文老档》时,尽全国之力组织起十一位满文专家,翻译工作依然十分艰辛,可见其难。

目前大多满文研究都用拉丁注音,这种方式虽然便利研究和文字论文交流,但我读的时候感觉还是很困难,因为语句的节奏、语调升降等等语言要素很难把握,只一个字一个字很生硬的读音,不客气点的话,可以说我读出来的那几乎就不能叫语言。当然这和我非语言研究的专业人士,严重缺乏这方面素养有极大关系。

可问题在于韩国的一部娱乐片,其中的清军角色居然全程说满语,而印象中我却从未在我看过的任何一部中国有关清朝的影视作品里见过。仅此一点,制作这片的那些韩国电影人,就足以令我感佩不已。

说到这,我得先给这片定性,免得大家误会——这是部正宗的历史题材娱乐片,不是我国很多导演喜欢标称的“正剧”。直白地说,就是当下流行的戏说或者叫YY,影片讲的故事以看得爽为最终目标,譬如我始终没想出来清有哪位贝勒是战死朝鲜的,更别说太子了。所以史实什么的,大家还是别考据和追究了,当民间传说就好。其实这问题,我和马亲王伯庸写《帝国最后的荣耀》时就发现了——侵朝日军的不少将领,在朝鲜民间传说和时人笔记里,死了很多回,最终却全都活蹦乱跳地出现在后来的日本本土舞台上。

闲篇扯过,说片子。

剧情就不说了,要讲道德,不剧透。片子的历史背景是明清史研究里常提到的,明崇祯九年清发动的对朝鲜“丙子之役”。

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后金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皇太极以朝鲜使臣来贺不跪为由,同年十二月出兵入侵朝鲜,是为“丙子之役”,朝鲜史称“丙子胡乱”。

这一战的结果,是清军先后击败朝鲜八道军马,十二天时间就打到了王京,皇太极率军兵临城下。而多尔衮又以偏师进击江华岛,尽获朝鲜后宫、王子宗室、朝臣家属。崇祯十年正月,朝鲜仁祖大王同意臣服清,成为清的藩属国,断绝与原宗主国明的藩属关系,以王长子和次子入清为人质。清军回程途中,又攻破皮岛,彻底消除了来自侧翼的明朝势力的威胁。

历史上,后金女真人一直是朝鲜人的死对头,哪怕是壬辰战争日本人入侵,朝鲜几乎已亡国那会,朝鲜依然坚决拒绝明朝援军中出现女真人成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女真人在当时由于民族和社会特点,经济和生产力都很底下,基本上一到秋冬天,就得去朝鲜抢劫,不然很难过冬。而之所以选择抢朝鲜,那是因为朝鲜好抢,明朝实在太庞大很凶险,为了过冬口粮开战太不值当。也所以自诩小中华的朝鲜人,一直都把女真人称为蛮族、蛮人,哪怕在明朝灭亡很长一段时间后,他们也还不承认清的合法性的。这种敌视女真族的情结其实一直延续到现在,在文化领域里表现尤其突出。

这部影片中,有很多细节是非常有意思的,大家看得时候不妨注意一下——很自恋地说一句,如果你先看我这文再看电影,电影会变得更有意思。

譬如片中清军的出现非常突然,一小股清军几乎在出现的同时,就突袭夺取了主角所在的城池。有意思的是,“丙子胡乱”中突袭王京击败朝鲜守军的清军,也仅三百人……和这一幕很相似。因此,如果你愿意,基本可以把这幕当成清军突袭朝鲜王京的演绎版本来看。

不过既然影片名字叫弓,自然说弓是重点。所以电影的艺术性和手法等等这类专业问题,还是让宁财神这样的专业人士去说吧。

影片开始不久,有个很长的特写,刻画的是主角的那把弓的弓渊上的八个字:“前推泰山,发如虎尾”。我先不很严谨地大概解释一下弓的几个常用名词——弓渊,就是弓身反曲有弯的那部分,如果上好弦的弓是个W的话,那么下端落地的那两弯曲部位就是弓渊;弓弣,弓中间的握手部位;弓梢,弓渊之后到末端的那部分;弦台,装置在弓梢末将弓弦顶起脱离弓身的小突起。

《最终兵器:弓》——电影和电影那些事儿插图1

朝鲜弓和弓术,从古到今都是非常著名的,尤其是古代战争中,朝鲜射手更是赫赫有名。夸张点甚至可说这是古代朝鲜唯一拿得出手的兵种和技艺。万历年的朝鲜倭乱中,明军几次指责朝鲜军通敌的证据之一,都是在日军中发现了朝鲜弓手,搞得朝鲜王室不断地为此“辩诬”。

到现在,朝鲜弓和弓术也是世界上唯二的两大传统弓道之一,另外一个是日本弓道。习惯上我们把朝鲜弓简称韩弓,韩弓是一种复合反曲弓,特点是尺寸小,但反曲非常大,弛弓状态时整张弓近于圆形,从这点可以想见其射力之强。所以韩弓小归小,但初速非常高,射程也很大。当今世界传统弓的大流派,韩弓也占其一,另外几个则是日本和弓、土耳其弓、匈牙利弓、英格兰长弓,再就是中国清弓和蒙古弓了。其实所谓蒙古弓只是个大统称,中原汉弓也包括在内。只不过……中国传统弓无论是技艺还是礼仪,几乎都丧失殆尽,迹近无法复原,甚至迄今无法得到本国学术研究及各政府机构的重视,因此在世界上没多少影响,自然更谈不上正名了,于是大家只好沿用国外的习惯分类。

《最终兵器:弓》——电影和电影那些事儿插图2

主角弓上写的“前推泰山,发如虎尾”这八字,是韩国弓道“九戒八法”的一部分,其八法为“共察地形,后观风势;非丁非八,胸虚腹实;前推泰山,发如虎尾;发而不中 反求诸己”。据说,韩国弓道源自中国的“乡射礼”,从文字内容看,确实很明显是出自中国的《礼记》《论语》等古代典籍。其实这些内容和日本弓道的规范也十分接近,具体可参见俺之前有篇关于日本弓道的文章。

这八个字,“前推泰山”好理解,“发如虎尾”就比较费揣摩,好在片中有很具体的描写。当主角逃难投奔他父亲好友、一位弓道高手时,那位高手拿过这张弓射了一箭,箭出手后,他的后手很自然地扬起如虎尾,这就是所谓的“发如虎尾”。我这里再附张清人弓手撒放后的姿势照片,以便更直观地理解发如虎尾这个姿势。当然,这绝不仅仅是个手势,这里面包含了对射手的心态、精神以及技术等各层面的要求,只摆个架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很容易被射手们看出来你其实是摆POSE的银样蜡枪头。

《最终兵器:弓》——电影和电影那些事儿插图3《最终兵器:弓》——电影和电影那些事儿插图4

这幕中还有个细节,那就是在开弓时,箭簇被拉到了贴近手指的位置。事实上,当射手开满弓后,箭簇末端必须要到达握弓那只手的手指前。这个射艺要求在中国古代射技著作里就有,而在这部韩国片中则得到了充分体现。片中所有的弓射镜头,射手们个个严格遵循这一原则,自始至终无一例外。

之前微博上曾有位朋友问,说主角成年后打猎以及后来伏杀追兵那两场戏里,他射的箭很短,还用了个有绳子的套管工具,这是什么东西?这其实也是影片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情节,很值得多说几句。

《最终兵器:弓》——电影和电影那些事儿插图5

这种用弓发射的小短箭,在朝鲜叫“片箭”。类似的形制在中国和欧洲都曾有过,但以朝鲜“片箭”最著名,因为他们曾把这种小箭大规模运用到了战争中。

朝鲜“片箭”的尺寸,比正常箭要短一半左右,约四十厘米上下,因此既无法靠到弓上进行瞄准,也无法固定发射后的弹道,所以需要有个半圆截面的固定器,把小箭放在里面来进行开弓、瞄准、发射,并固定发射后的弹道。这种固定器多为竹制,也有木制的,长度和正常箭相仿,尾巴上有条绳子可以栓在手上,方便弹射出去后拉回来使用,一般称之为靠管、靠筒,专用于大弓射小箭。

这种特殊的射艺在特殊情况下是非常有用的,甚至可以无中生有,譬如把正常箭矢一撅几段,变成好几枝小箭来增加箭矢数量。我国古代的金元战争中,金国将领强伸就干过这事,史载当时他城中“兵器已尽,以钱为镞,得大兵一箭,截而为四,以筒鞭发之”。强伸搞出来的这种小箭,需要用一个叫“筒鞭”的东西来发射,从名字上就可以想见这玩意是个筒子型的鞭状物,也就是带绳子的筒,这和朝鲜片箭的靠管形制是一样的,其实就是同一物。不过强伸因为要节约用箭,所以把回收的元军射来的箭一折为四,因此造出的箭尺寸很小,长度应该只有二十厘米左右——强伸真的很强,因为同段记载里还有他改革发明了一种高效发石车的事。此人堪称金帝国的节约能手技术标兵劳动模范。

《最终兵器:弓》——电影和电影那些事儿插图6

对《金史》的这段记载,很多人把这种用筒鞭发射的小箭误解为手抛箭,说什么是装在管子里用手摔出去等等,这些奇谈怪论产生的原因,一是因古代图录中的这种箭只画了箭矢和筒鞭,没画弓;二是说者不了解古代军阵兵器也不通射艺,又全无实践经验,全靠自己凭空臆测。

二十厘米的小箭用手抛,别说怎么抛射的射击技术问题,单是结果我就可以直接说,你连十米外的鸡都射杀不了,因为箭矢重量太小、发射蓄能不够,无论你怎么用都产生不了杀伤力,更别说要在残酷的守城战中使用了。其实仔细想下就知道,那么轻的箭矢用手抛能有多大动能?难不成要等敌人登上城头放下盾牌脱下铠甲立正,然后让你对他扔箭?当然,你非说唐门高手还有杨过都能用手投掷射杀城下的敌人,那……就当我没说过这些话吧。

片箭因为尺寸小重量轻,所以远比一般的箭速度快且射程远,最关键的是它因此异常隐蔽,这原本是用于猎杀警觉性高运动速度快的中小型动物的,但运用到在战场上就成了超高速暗器,防不胜防,尤其适合山地和丛林狙杀运动中的敌人。主角用片箭诱杀对手的那次,射击目标就是快速跑动中的脚腕部位,这种情况用大箭,因速度不够反而不容易命中。而速度快隐蔽性高的片箭,正是最适合这种情况的武器。在射击前,主角又几次察看风向和天色,计算落点和回避因阳光晃眼造成的错觉,这也是弓道里“共察地形,后观风势”的具体表现。

片箭虽然是朝鲜很著名的一种弓技,但在电影里并没得到刻意强调,仅出现两次,这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主角面对的敌人,全都身穿链子甲或大铠,这时片箭杀伤不够的弱点就暴露了出来,也因此他只敢射对方没有铠甲防护的脚腕位置。强伸在守城战中杀敌,只要杀伤对方,伤者就会退出战斗,而一对一、一对几的单独搏杀,和大规模战役时的情况完全不同,敌人只要不死,马上就会反过来杀你,所以除了主角想故意制造伤员好诱杀敌人援军那次外,即使在箭矢不够的时候,他也没敢以造用片箭来增加箭矢数量。

另外,片箭因为需要配套的靠管发射,没这个东西,敌人拿到了箭也没法回收使用。且片箭很不好练,所以其实即使你拿到全套工具,还是未必能用,除非你专门练过。

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另外一个结论,那就是金军的普遍弓术水准应该相当不错,要不然强伸使不出一箭变四箭的招数,这么干的前提就是要有相当数量的士兵会筒鞭箭这种特殊射法。

我们顺这个结论继续往下推。金,是女真政权,清是金的直接后裔,最开始就叫后金,因此筒鞭箭对女真人来说绝不是陌生东西,而是他们的强项之一。但电影中的清军首领和手下对话时,却表现出似乎此法他们不会,只有朝鲜人能用,这很明显就是韩国人在自夸了。不过从情节的设计和煽动性来看,这一节倒是很有戏剧性的,应该说写得很成功。

还有就是……如果“草船借箭”那会曹军用的是片箭……恐怕用不着周瑜动手,诸葛亮自己就会先哭死,后世“卧龙吊孝”这出戏大约会变成“公瑾吊孝”。

我们如果观察够细,会发现影片中的弓,大部分在弓梢的弦台部位,都缠上了纺织纤维或动物毛皮。这个设计,不是只为美观,现实中也是比较多见的。

弓弦被拉开后撒放的瞬间,会猛烈撞击弓身,对弓梢和弓弦的损伤都较大,会损害弓的整体寿命。因此在传统弓运动里禁止空放,所以当你试弓时,拉开弓弦后必须慢慢放回去。而弦台的设计,相当部分原因也是想把弓弦顶离弓身,最大限度地消除撒放时弓弦对弓身的撞击。另外,朝鲜气候寒冷,无论是竹木筋角制的弓身还是用动物筋造的弓弦,都会不同程度变硬,使得损耗加大。所以这样的设计,不但在视觉上美观,也制造了一个很柔软的缓冲层,大幅度减低了弓和弓弦的损耗,是个很实用的技巧。

同样地,影片中的弓弦,也都被横向缠绕上了纺织纤维。我国传统弓多使用蚕丝缠绕,这样既可减低弓弦直接磨损,增加使用寿命,又可使弦变得更顺滑,在撒放时的效果更好。这也是影片真实还原度上很值得称赞的一个细节。

这部片子,在朝鲜兵器和服装等细节上,错讹当然是少的,但关于清的部分,大约是非本国史范畴,他们的错讹相对就比较多。

好比清军的刀,因为不太有很清晰的镜头,所以我只能从刀姿上去看,但那刀姿是个四不象,介于辽金刀和日本刀之间,不理想。而死去的那位贝勒带的佩剑,形制更像永乐时期的明剑而不是清剑,遗憾的也是清晰的镜头不多,无法看太仔细。

另外就是服装了。从片中的对话看,似乎主角的对手是正蓝旗的人马,身份是清军将领带领的精锐,那就应该是纛章京率领的白甲护军,也就是后金的红白号摆牙喇。

这种部队,链子甲应该是有的,但款式不大对,且他们的绵甲不该是皮面的,应该是内镶铁片的布面甲,同时铠甲款式也不大对,与清军铠甲有一定距离。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片中清军装备虽然存在一定错讹,但制作的认真程度依然很值得称道。譬如在我国历史片中,无论宋元明清戏,我就从没见过如此片中一样制作精良的链子甲,包括小道具如清军的皮制箭箙,双方用的真羽箭矢,还有班指等等,制作都相当认真。

说起来,片中的弓应该有不少是道具弓,譬如那位清将的弓打断后,从画面上可以明显地发现没有出现筋角复合弓应该出现的大反曲,从这一点就可以直接推断折断的这把是道具弓,不是真的复合弓。把道具弓做得这么精良漂亮符合形制,佩服。

《最终兵器:弓》——电影和电影那些事儿插图7

影片的总体道具和服装设计,从美观上考虑的话,应该说是很成功的,且绵甲真的彻底还原的话,外观并不好看,也与影片试图将清军表现为勇猛剽悍的形象也不太吻合。电影毕竟是艺术作品,不是历史考据,因此类似将布面甲改成皮面甲这种变动,我个人觉得是可以接受且是比较成功的改动设计。

与此相同的还有如射箭姿势,片中各种变化,虽然未必真实,但好看也符合情节需求。清军背负箭箙的方式与标准姿势有一定差距,但片中的背负方式好看却是没错的。又如拧弦射出曲线箭这种设计,这就和骇客帝国以及我国武打片的各种诡异一样,是很传奇很符合观众审美的玩意,虽然不现实。对了,前阵安吉利娜姐姐的一部片子里,枪弹也被曲线发射了,俺也很喜欢呀很喜欢。

这种程度和形式的艺术加工,俺是非常支持的,并坚持认为是影视里应该也必须的存在。电影和小说这些艺术形式,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实现我们想做又做不到但又想看见的事,尤其是传奇。

历史题材影片,无论是戏说还是正剧,都不是历史考据,而是艺术作品,因此需要也允许存在艺术加工。不过艺术加工也绝不等于胡说八道,等于可以彻底无视某些历史真实。实际上在我看来,我国的影视作品,除早年很有限的几本经典外,此后不管是大片还是小制作,在这一点上没一部是及格的。

再看国外的历史题材影视,从古罗马斯巴达到希腊神话十字军中世纪,每个题材我都可以找出历史还原异常精良认真的作品,甚至都不用费心思,随便一扒拉能翻出一堆。

说到底,这是影视从业者的态度问题,这个从业者尤其要包括制片方在内。这就是敬业精神不到家。

譬如我一直非议的三国水浒这些剧,明明是个异常花团锦簇的时代,官员甚至百姓都最少是绸帛穿着,你楞要把朝会拍成脏兮兮的丐帮上班,无论官民全穿粗布还不整齐,更别提服装款式、兵器等等的超时空穿越了。这什么精神?这是艺术等于脏乱差、等于胡说八道的精神,在我看来这和艺术加工没一毛钱关系。

看看人家,一部历史娱乐片,能认真到这个程度,你有什么理由不去做一样的工作,这几件道具和服装又能有多少钱。所以呢,就别再用什么制作费多少啊,还有我这个是要拍出什么什么味道之类的借口来开脱了。

— 完 —

本文作者:汗青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