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拥有超多少女粉丝的“吸血鬼爱德华”罗伯特·帕丁森会让人以为三十年前的少女杀手汤姆·克鲁斯已然过气了,但事实却是:看似人气不如从前的老戏骨们拿着比当红小生们多三四倍的薪酬。那么高涨的人气为何与他们的片酬不对等?决定新人们片酬增加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本期【一文】我们将仔细分析新星与真正的A咖明星之间的区别。【一图】中则对一文里提到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的整理,从中可以看出好莱坞一些新星之间的不同。【一影】中将由好莱坞一名主要拍摄中等制作的导演Dan Mirvish,来讲述他以很少的预算吸引大牌明星的经验。
正文:
翻译:夏昊、栗色雪
策划:栗色雪
- 为什么当红炸子鸡赚得比老戏骨少?
新星如詹妮弗·劳伦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和克里斯·派恩,都是好莱坞的新宠,但他们却无法像小罗伯特·唐尼,丹泽尔·华盛顿和约翰尼·德普那样在一部片里面就挣数千万美元。
新生代的演员们也许能快速占领好莱坞,受到名导的青睐以及拿到参演一线大片的资格(想想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詹妮弗·劳伦斯、克里斯·派恩和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但他们没有一人能像他们的前辈那样拿到千万级的单片片酬。在被越来越多的合同所约束的好莱坞制片厂体系里,他们全都签的是百万出头的合约,而且往往绑定了多部影片。反之,那些巨额合同给的都是能长期通过市场检验的明星,如小罗伯特·唐尼,丹泽尔·华盛顿,威尔·史密斯,亚当·桑德勒和约翰尼·德普。
这是当代好莱坞耐人寻味的矛盾:一方面在努力挖掘潜力新星,另一方面还得依赖老戏骨去赚票房。在大制片厂的体系中,有一些才华横溢的后起之秀:如詹妮弗·劳伦斯。但更多角色都是由能保证票房稳定的老戏骨来演绎,并且这些票房主要来自他们已获得观众认可的类型片上。
诚然,新一线明星偶尔能得到超高的收益: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和他的霍格沃兹小伙伴们每人从《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挣得了两千万美元,和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与她的吸血鬼小伙伴们从《暮光之城》最后一部里面挣得一样。但是他们中没有一人能在续集电影之外赚的这么多钱,甚至无法证明自己能驾驭非续集片。
反之,老戏骨丹泽尔·华盛顿可以轻松从《双龙出手》中赚两千万美元,而他的年轻搭档马克·沃尔伯格只能挣他的一半,这是因为发行商相信他们有挖掘海外市场的能力,很少有年轻影星能在这个方面证明他们的实力。(沃尔伯格在变形金刚4中终于赶上了丹泽尔,这是一部在国际范围最成功的电影之一,他将从中获得一千六百万到一千八百万美元)。
和丹泽尔一样跻身“两千万美元俱乐部”的是像莱昂纳多·迪卡布里奥和威尔·史密斯这样的“大叔”。他俩都拍了几十年的电影而且能承受一两次大的失败。
年龄并非是界定新人与老戏骨的唯一要素,特例时常存在:丹尼尔·克雷格尽管已经45岁了,他如果重新和导演山姆·门德斯一起拍下一部邦德系列片(这大概会比《007天降危机》多三百万)就有可能跻身“两千万美元俱乐部”。但和其他的后辈、那些系列片影星一样,他如果不演邦德,片酬就会大幅跌落,降到大概五百万。当他的经纪人想要在《龙纹身的女孩》续集中大幅提高片酬时,索尼公司回绝了,这个项目也就夭折了。
这一现象似乎暗示我们:无论是老星和新星,决定片酬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持续演绎的类型角色上是否能够被普通人所接受,另一个是能够驾驭多少种类型角色。
詹妮弗·安妮斯顿能拿到五百万美元的片酬,但只能在喜剧上(这发生在《米勒一家》意外成功之后)。瑞秋·麦克亚当斯也能在她擅长的类型片上挣五百万,比如像《誓约》这样的爱情催泪片。2013年,道恩·强森(巨石)靠动作片能挣到一千五百万美元,得感谢这三部档期长达两个月的电影:《特种部队2》,《付出与收获》还有《速度与激情6》(他将在下一部片子中继续赚到超过一千万的收入,是即将上映的由布雷特·拉特纳执导的《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有情报说:“你将不会在近期看到他再出演另一部《牙仙》,因为他在开辟新戏路中遇到困难。”
更确切地说,判断新星与老戏骨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于:看他们是否能驾驭更多的角色,无论它们之间是否类似或者有很大的逆差。因此,抛开擅长的类型片不谈,新生代的一线明星确实还不足够挤下他们的前辈,因为事实和票房证明了:前辈们能够成功转型,不断重塑自己的形象,比如桑德拉·布洛克和唐尼。谁能够在近几年预见布洛克在《地心引力》(多伦多电影节中最受热议的电影)中饰演一个原本是男人的角色?就在几年前,谁又能想到唐尼能主演一个(更别说两个)系列片?(《钢铁侠》和《大侦探福尔摩斯》)。
当下,让新星最容易上位的平台就是系列电影,但当系列电影完结的时候,他们怎样成功转型到下一个角色/下一个发展阶段,是他们自身以及经纪公司需要认真思考与筹划的问题。否则,永远停滞在一个类型角色上,他们也就逐渐成为了“一次性消费”的明星。
凡影周刊小结:因此,新老影星片酬上反差的事实似乎告诉我们:尽管所有演员都惧怕被定型在一个同质化的类型角色上,但为了证明自身的吸金能力,突破单一类型限制可能是成为知名影星的第一步——因为只有突破类型限制,才可以接触到更大范围的观众层,被更多人所接受。
- 新好莱坞时代的明星——这是一个巨星匮乏的时代
那个像汤姆·克鲁斯靠《乖仔也疯狂》和《壮志凌云》就能成就一番事业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当下,没有一个新星能达到曾经的标准“20/20”,也就是两千万美元的预付款再加上制片厂在超出两千万利润后的20%的放映收入。在今天,明星看上去就是一次性的,或者说至少是可更换的。正如一名顶级监制所说:“这五年间有哪位超级巨星诞生吗?”
钱宁·塔图姆,这个十年前在模特行业就已是超级巨星的新人除外(他在《誓约》、《龙虎少年队》和《魔力麦克》的成功之前仍然经历不少的失败),除他,其他人就更无法和“巨星”这样的词汇产生联系。但是,与其说他是A咖,不如说他是当红炸子鸡——用一名超级经纪人的话来说:“就是这样,在没出现更好的偶像之前,他看起来还不错。”
“我不知道在新人阶段就可以拿到高片酬的,除他之外还有谁有这个本事,连《暮光之城》和《哈利波特》的明星都做不到。但电影明星还是依附电影而生的,极少有演员能超越这个层面。”制片人,前福克斯影业主席比尔·麦克尼克说道。
某种意义上来说,塔图藐视了绝大多数立志快速加入一线明星阵列的礼节性规则:首先,确保你受到影评人的信赖,要么参演艺术影片,要么得到奥斯卡提名;接着,把自己和系列片绑定;最后,证明你的电影可以征服占具69%的全球票房的海外市场。
大多数几乎不出名的新星在签约大制作时,所拿到的片酬非常有限。像安德鲁·加菲尔德在签下《超凡蜘蛛侠》的时候,圈内人认为加菲尔德(最出名的就是在《社交网络》中联合出演)只得到了五十万的预付款标准,而艾玛·斯通或许有两百万的入账。她走的路和劳伦斯一样—-在2007年的《太坏了》出道,在2009年的《僵尸之地》和2010年的《绯闻计划》中大放异彩,最后是《相助》和《蜘蛛侠》。
要论另辟蹊径登上“A咖”名单的演员,杰西卡·查斯坦是一个。她因《相助》获得奥斯卡提名,也和泰伦斯·马利克在《生命之树》中合作过。但是她从来没出现在一部好莱坞大制作中,看起来她似乎也不想拍大制作,她甚至拒绝了和阿汤哥合作的机会——史诗科幻大片《遗落战境》,也推掉了《钢铁侠3》。“她的职业选择比较不同,”她的执行经理说,“她只是不想接这些戏而已。”
对比杰西卡·查斯坦与其他明星上升轨迹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到“A咖”一词所包括的两个方向:一种是那些展现出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另一种那些能够吸引大导演的演员。“西恩·潘和丹尼尔·戴·刘易斯应该属于后者,但是他们不赚钱。”一个经纪人解释道,“他们就像吸引其他制作人的火光。”
《暮光之城》和《哈利波特》这样的系列片可以帮助一个明星走向正轨,也可能会导致他/她走下坡路。就拿《蜘蛛侠3》来说,两千万美元片酬的托比·马奎尔并没有带来什么惊喜。因此,他在华纳兄弟2013年暑期档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片酬降到了不到两百万。
很多演员都面临着无法打开戏路的阻碍,这也是阻碍他们成为好莱坞这个工业体系中中流砥柱的一部分的绊脚石。漫威的举措恰好强调了这一点。
好莱坞的从业人士不断在抱怨,一名演员的漫威处女作,公司只会付给他们几十万的片酬(小罗伯特·唐尼是个例外,他在与漫威合作之前就已经证明自己拥有长久的吸金能力),并且通过合同,把他们牢牢绑定在一个系列角色上。因此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还需要参与两部《雷神》电影和至少一部后续的《复仇者联盟》,他才能重获自由。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还会不断和漫威重新磋商合同的问题,但是在项目结束之前,漫威不太可能会付钱给他。遭遇同类情况的,还有“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
制片厂和导演们慢慢发觉“造星”不是影片的首要目的时,所有的这些演员都要在这个日益艰难的环境中努力探寻一条适宜的发展之路。
过去曾被认定为真理、但现在已然被证伪的观点是:“明星”应当是一种隐世独居、隔个一两年才露面一回的神秘生物。然而在移动互联的时代,社交网络和八卦小报早已让这些明星走下神坛——像威尔·史密斯和丹泽尔·华盛顿这种,常年曝光在镁光灯下、却依旧能够维持个人绝对良好形象的老手,至今已经不多见了。
托瑞·曼兹格,这个当了阿汤哥16年经纪人的经验人士,这样感叹:“遗世独立在过去也许很重要,但是如今,我对这个观点持怀疑态度。”
凡影周刊小结:尽管新人红人辈出,不过依旧掩盖不了这个年代“巨星匮乏”的事实。最后总结下文章所述的原因:其一,如果不拍“低俗”的系列电影,演员很难面向大众普及,迅速走红;其二,系列电影绑死了明星,为了经济利益,他们很难寻求转型;其三,社交网络将明星拉下神坛。因此,这个时代对明星的甄选是极为苛刻的:既要Hold住系列电影,又要在独立艺术片中游刃有余,并且还得玩得转社交网络,这样才能成为名利双收好人缘的真正大明星。各位试图成为“天王”、“天后”的演员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
注:任何形式的转载请注明来源,以及原作者、译者、校对者的姓名,请尊重这些整理知识的努力。凡影周刊是由一支30人的翻译团队倾力维护的公众号,只为给中国电影行业的从业者带来更多更专业的全球市场信息。关注我们,收获的将是知识,而不仅仅是资讯。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Fan ink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