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技术问题,我并不擅长,只能简单说一下我有限的理解。
要明白为何是最严格,就要理解车辆安全结构是如何保护驾乘人员的。

车祸中导致驾乘人员受伤和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耳熟能详的机械损伤,如驾驶舱变形导致人被挤压致伤致死。
另一个不为大家所熟知的(其实是最主要的原因)原因就是驾乘人员将承受过大瞬间过载,导致受伤或死亡(过大的加速度以及因此产生的作用力是致死致伤的主要原因)

由于碰撞发生后,车辆一般会在0.0几秒左右(在有缓冲结构的情况下)完成主要的碰撞动作,以56公里时速计算,平均加速度超过20g。而实际并非匀减速,加速度是变化的,峰值可能高达上百G,这是常人无法承受的,会导致颅内出血、颈部断裂、胸腔损伤等等。因此要把峰值控制在人体可承受的范围内。
如何控制呢?没错,“变形吸能”。

在车辆高速正面碰撞时,起到主要缓冲作用的结构是位于前舱下部的左右两根粗壮的纵梁。如图(可以点开查看高清图)。

为什么说「15度角小重叠率高速碰撞试验」的试验条件史上最严苛?插图

配图是观致3的解剖图。所有橙色部分都是要起到变形缓冲作用的。主要是纵梁。
纵梁形变,延缓汽车速度下降速率,这就让人体与汽车的相对速度变小,人体受到的加速度降低。
以上是现代汽车被动安全结构的作用原因和原理。

而问题中提到「两辆车分别以56km/h的速度,呈15°斜角以25%重叠率进行碰撞。这样的试验条件,可谓史上最严苛,对车辆安全性是严峻的考验」
由于碰撞点越偏,重叠面积越小,接触面越小,碰撞时提供缓冲作用的结构越少参与到碰撞中,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完全错开纵梁。这将导致碰撞时减速过程耗时过短(铁皮几乎没有缓冲作用),汽车迅速停止运动,驾乘人员相对已经停止的汽车,做初速度56公里每小时的减速运动,承受过大g。
而15°的碰撞角度,从结构图也可以看出,纵梁等缓冲结构都是纵向排列的,正面碰撞时缓冲效果约好。当碰撞时速度与车体存在夹角,力会在垂直于纵梁的方向产生一个分量,这对缓冲结构又多了一分要求,例如通过纵梁放大力矩,纵梁是不是会发生断裂?

总而言之,25%偏置加上15°的夹角,都会减少纵梁等被动安全结构的有效作用效能,增加驾乘人员受力。

我们知道,欧洲NCAP采用的是40%偏置碰撞,已经被认为是国际最严格的测试之一;而美国的iihs搞25%偏置碰撞(非法律强制测试,仅为消费者和厂家提供参考意义),被认为是商用领域最严格的测试。
而在最严格的25%偏置基础上,又增加了15°的角度,所以号称史上最严格的测试,虽然又作秀宣传成分,但也不为过。

我倒是认识专门从事碰撞实验的基友,不过他似乎不玩知乎,遗憾。

非技术专业人士解答,欢迎指正!

ps:这次的测试,显然是日本人想扭转市场对日系车不安全的认知。日系车不安全,这个观点当然是错的。
问题在于,很多人不买,甚至抵制日系车,安全性只是借口而已。厂家应该从直接影响大家对日系车态度的原因入手。例如通过对日本合作伙伴的施压,进而让日本官方在中日敏感问题上收敛克制一些。
这种测试能起到搏眼球的作用,但对销量的影响,我认为作用不大。

以上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崔磊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流体力学发展到现在为什么还要进行风洞试验?风洞试验能解决哪些理论计算解决不了的问题?
学好物理的必要条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