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要分两部分来看。首先,有没有成功的孵化器?答案是有,而且非常多。
孵化器 – 创业邦
里面不管哪个模式,都有成功的案例。

孵化器有很多种,抛开政府引导型(如科技园、留学创业园等)和大学孵化器等,商业孵化器自身也有不同的取向,比如:

公司的孵化器,目的是享有优先收购权。收购后的初创公司或并入现有业务单元,或作为新的业务单元独立运作,相应股份和收入也一并计入母公司。

大产业链的孵化器,与实验室、开发者计划一样,战略上服务于某个大集团的技术创新体系,帮助集团解决在技术创新、业务实现、用户体验提升等关键技术问题的合作伙伴。特点是不提供启动资金,也不要求持股,更不追求财务回报,以全开放的态度助推产业链发展。

平台孵化器,主要目的是发现、培育和输送优秀的外部应用,场地、启动资金和导师服务都是自有资源,打通应用分发渠道,实现了应用从孵化、成长到商用的体内循环。国内的运营商、渠道方往往采用的模式。

校友会式孵化器,集中培训,建立起深度的“师生”关系和庞大的关系网络,通过“创业培训”来发现“人”、培育“人”和投资“人”,以CEO成长带动创业和投资。国内的黑马营、联想之星等都是类似的模式。

至于圈子型加速器、FA型加速器,最近几年就太多了……

但是,有没有完全按照YC模式来的?没有。因为从来就没有。

以创新工场为例,虽然工场提供创业服务,但究其本质,工场从来都是一个投资机构而不是YC类型的孵化机构。任何商业行为都要考虑财务层面的盈亏。国内的教育环境、创业环境、商业环境、融资环境和舆论环境使得照搬YC模式很难生存。YC模式的核心点在于领域前瞻、批量生产、迅速验证、快速接盘。投资 1.7 万美金换取公司 7% 股份的模式如果在国内复制,99%都要打水漂,更不用说像YC那样一轮接一轮,团队越来越多。当前有一些做产业服务支持的机构,倒似乎有些学习这个模式的意思,批量产出大量项目。但就像楠爷说的,团队数量确实在不断成长,但是推出来的idea以及demo的质量伴随团队数量增多反而是不断下降,没有太多的亮点。没有成功率的保证,拼数量和成本是没用的。

为了提高项目生存和发展能力,创新工场除了“更加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其实付出了很多成本的代价和资源的投入。因为没有太多成熟团队可供选择并且对于孵化模式效果周边都只是在观望并不看好,所以创新工场刚开始两年都是在工场创始人的方向引导下内部孵化。我也听到很多人说这种越俎代庖的做法是很失败的。这委实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回到09年,创业环境是怎样的?像现在这种有原型方向的年轻人就能找到投资,近乎痴人说梦。

不过YC的另一方面特质,即创始人之间愿意相互扶持,这个特点创新工场至今都是继承的。YC很多公司的创始人会觉得他们从其他创始人那里得到的帮助超过了别的任何人,在选择使用某个产品时,都愿意最先尝试用YC系公司的产品。这方面工场依然保持了这种气氛。不过,其他孵化器也一直在努力做到这一点。

整个社会环境和创业条件的进步是逐步而缓慢的,就像哲学家说的,穷其一生只往前走了一小步。未来,说不定我们会有比YC效果还好的原创模式,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孙志超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