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来说,桥下的空间是城市里最能体现“公共性”的空间之一了。

一楼的第二个例子也是我最喜欢的城市设计案例之一,就像一楼说的,桥下的空间是鸡肋,往往缺少光线、有噪音、灰头土脸,但也正因为这样,这种空间的个性显得谦虚甚至卑微,更愿意一视同仁地接纳所有人。

相比高线,这个设计是朴实的,但又是合情合理的。

找了以下几个项目,可以看到设计师们处理这种空间的常用手法:增加照明、增加家具、增加色彩、增加材料对比等等,他们想通过增加这些东西让桥下的空间变得更吸引。
Aspire, Sydney, Australia by artist Warren Langley

如何看待城市剩余空间/畸零地块(leftover space)利用这个概念,有哪些比较好的设计?插图

SEART Park, Auckland, New Zealand by Isthmus

如何看待城市剩余空间/畸零地块(leftover space)利用这个概念,有哪些比较好的设计?插图1

the Garscube Link, Glasgow, UK by 7N Architects and rankinfrase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如何看待城市剩余空间/畸零地块(leftover space)利用这个概念,有哪些比较好的设计?插图2

东濠涌高架下,广州

如何看待城市剩余空间/畸零地块(leftover space)利用这个概念,有哪些比较好的设计?插图3

但是我不认为这种处理是成功的,因为高架桥太大了。

它太大了,裸露的巨大的混凝土体块、清晰的梁柱结构、单调的形态,这些塑造了高架桥个性的元素,也塑造了这个桥下空间的个性,她就是这样:现代、粗糙、满不在乎、固执、包容。

以上那些处理与这个空间的个性是冲突的,他们用各种道具竭力掩饰高架桥的存在,而无视这个空间本身的个性,无视高架桥本身的可能性。

请看回一楼的第二个项目,NL architects其实是以最小化的干涉产生了最大化的效果:他们主要的处理是针对桥本身的,不论是灯光还是对柱子的处理,他们都是期望以“桥”本身的改变带来空间的改变,而对地面发处理仅仅是为了功能性的考量;而改造后的空间并没有失去它原来质朴粗糙的个性,只是在此之上显得更加迷人了。

题外话:我们目前的规划可能对这种空间的关注不够,而未来的趋势是,随着城市内可供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将城市做的更“精”而不是“大”将成为主题,而这些现在无人理睬的边角地,到时可能是最有潜力可发掘的部分。所以,这是个对中国城市的未来有价值的问题,希望会有更多回答。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Sun Yang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6 个回答,查看全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