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所知中戲和北舞都有音樂劇專業,北舞的是音樂劇系,沈音貌似也有音樂劇專業,兩年前有幸受到哥們邀請參加過一個音樂劇的製作,感慨很多,就不廢話連篇了,直接說重點~~

1. 中國音樂劇目前沒有質量標準,也沒有形式標準,只是在傳統話劇的基礎上把台詞當歌詞唱出來而已,而且歌曲不好聽不耐聽的占大多數,更多的情況是這部戲就根本不適合做成音樂劇的形式,給了很多二把刀的混子音樂人騙錢的機會,投資人如果被坑過這麼幾回,就不會再花冤枉錢來投資音樂劇,這個方興未艾的藝術形式很可能就死在這幫混子手裡了~~

2. 戲劇不同於電影幾百個拷貝全國影院同時上映,每天幾個放映廳各自循環好幾場,戲劇只能每晚演一場(週一還休息),賣一場的門票獲得一次收入(經常還有大把的贈票),照搬百老匯和倫敦西區的形式是無法吸引中國觀眾的,與其除了演員不是外國人,講的故事完全是外國才有的情況,還不如直接看外國的戲,中國需要更接地氣但更專業的本土手法,才能得到觀眾的青睞,而且音樂劇資深愛好者都是核心向觀眾,他們是懂戲的,音樂劇很難讓一個外行人看一次就深深的喜歡上,而且這還跟戲劇本身質量有關,而你看一次現實主義題材話劇就當做是看一次2小時的小品也沒問題,也不存在看得懂看不懂的問題~~

3. 音樂劇對演員的要求超高,這是一項綜合藝術,演員要能演能唱能跳舞,一場演出下來不汗流浹背幾次都不能算投入,可是音樂劇演員的收入不比話劇演員高,一個職業演員很難靠演音樂劇養活自己,從創作到排練,一部戲最少最少要耗費一年的時間才能進劇場跟大家見面,此前每天風雨無阻的排練全都是按天收費,成本比話劇高得多,但票房收入遠不如話劇~~

4. 北京幾個有音樂劇專業的高校把大部分時間和專項資金用來排練百老匯音樂劇而不注重本土原創音樂劇,而這幾個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專業上各有側重,極少有演唱跳俱佳的選手,嚴格來說音樂劇是不允許演員在專業上有瘸腿的~~

總結:音樂劇演員入行門檻超高、製作成本超高、對觀眾欣賞能力要求超高、票房收入超低、劇組糊弄事超容易、質量超沒標準,目前處在半死不活的一個狀態,有些三觀正常的從業者很想把它做好,但牽扯的方面太多,自己能力有限,掀不起多大的波瀾,但音樂劇在中國目前還是個價值窪地,只要基礎打好了,不要急功近利,多想想怎麼出好劇本,多想想怎麼給觀眾一個amazing的視聽體驗,還是會受到重視,但這個必須依靠國家機器的介入才能肅清市場,建立質量標準,否則你所看到的本土音樂劇只是一個又一個坑錢騙人的商業行為而已~~

順便一提,我從來就反對“存在即合理”,很多不好的東西存在的時間久了,大家也就不知道到底什麼是好的了,好的事物才有可持續性發展的未來,不好的則就成了一錘子買賣,能走多遠看運氣,我不希望中國音樂劇是往一錘子買賣的方向前進,我們不敬畏好東西,卻對糟蹋好東西的能耐一個頂倆,這種存在絕不合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夢旅十方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0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为什么我国没有律政题材的电视剧或者电影?
美国电影演员和电视剧演员真的隔行如隔山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