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韦爷邀。
首先看了楼上提到的,多元业务公司的估值折让,其实在投资界并不是个被普遍认同存在的东西,我个人的观点是:也许有。当然,无可否认国内许多的交易背景都来源于此。比如,A公司主业是生产玻璃,同时生产一点点智能手机触摸屏面板。他们觉得自己的手机业务被市场低估了,因为玻璃业务只有8倍的市盈率,而独立的触摸屏公司往往都是40倍的市盈率;所以会想着怎么把这块“高估值”的业务剥离出来单独上市,做所谓的“倍数套利”。这种交易逻辑易于理解,实际市场上也有大量的项目。
但我记得欧美一些学者做过专门的研究,通过不同公司业务的兼并收购剥离等手段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做研究,得出结论是,至少在美国市场,“这种倍数套利现象不存在。”我倾向于相信他们。比如你把8倍市盈率的资产装入20倍市盈率的公司里,市场会不会给这部分盈利也20倍的市盈率呢?可能会有(尤其是A股,凡事皆有可能),但作为一个架子投资者,最好不要相信有,否则市场也太“笨”了,太容易被愚弄了。
至于一般意义上的被普遍认可的估值折让,其实主要就是两种:
流动性折让(discount for lack of marketability/liquidation):包括锁定期,上没上市等等。据美国的学者研究美国企业上市半年前的流动性折让是35%。有理由认为发审制下的天朝这个比例应该更高吧?实际投行一般是按20%左右的比例做。当然,这东西就是个“筐”,什么都可以装:一边是DCF折现的结果,一边是老板脑子里的价格,中间的差价就是“流动性折让”。
控制权折让(discount for lack of control),股权对企业有不同的权益,要有不同的折让。最典型的例子,比如PE投资一家公司,2000万占20%股权,这家公司真的“估值”一个亿么?当然不是,人家的20%股权是附带有对赌、回购、董事会席位、重大决策一票否决权等等福利的,“估值”多少只是个说法,99%的情况下企业的价值肯定不值所谓“估值”算出来的这么多钱。其他的名目繁多的折让也有,比如政治风险折让,但相对不那么重要。
业务类似公司兼并收购时的协同效应(synergies),其实是反方向的折让:因为收购以后有额外的成本降低或收入增加,反倒会创造一部分价值。综合以上几方面来看,这也是为什么如果腾讯、阿里巴巴等(有协同效应,是上市公司有流动性,买过来有控制权溢价)和财务投资人(无协同效应,没流动性,没控制权溢价)都想投资于一家公司,只要企业创始人不排斥被并购,财务投资人基本没有胜算,因为能接受的估值标准相差太多,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最近太忙没怎么关注李生的业务重组,不过国际上的控股公司在估值上有折让是个既定的事实而普遍存在,这次重组肯定能释放出一部分价值(我没有研究过背后的原因,这两天也没时间研究,sorry,过几天可以补上),但直觉上我猜控制权折让应该是主要的原因。比如如果投资者通过长实持有和黄,至少在控制性上肯定是要差于直接持有和黄资产本身的;你作为和黄的小股东,和你作为和黄控股股东的小股东,对持有和黄的利益而言,哪个地位更惨呢?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匿名用户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和日本发生战争你持什么态度?
假如日清战争日本失败,会发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