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认同排名前几位答案的观点,也非常感动于中国科研人员在如此诸多困境中的坚持与执着。作为一个在美国完成本科学习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人,通过和身边大量中国学生,中国教授的交流,我也想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如果有失偏颇的地方也希望大家可以批评指正和交流。
首先,从媒体到学校,对于科研水平(博士教育)的评价标准都是非常单一和落后的。社会对于科研工作的了解不到位,对于科研人员尊重(从精神到物质)的缺乏,以及对于整个国家的科研水平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这种现象从下图中即可窥见一斑。打开搜狐新闻主页搜索“中国科研人数”,出来的结果竟然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20多年就走完了美国100多年”为主题展开,这种盲人摸象似的无知也许可以忽悠一下领导,但是作为科研主体的我们,完全应该有能力分辨,我国的设备,人力,社会和经济资源还远远不能够匹配相应数量科研队伍的需求。
图片来源:搜狐新闻
中国博士生相对较低的收入水平,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一部分高质量科研人员的流失(去海外或者直接工作)
我们可以将国内在读博士生的收入水平和国外发达国家博士生的收入水平做一个对比。在国内,博士生的收入相对于其他职业的收入是极低的。我国普通高校博士生的国家津贴和学校补贴每月大概2000人民币左右, 而北京职工每月平均可支配收入是7000元左右,而拥有博士学历的职工平均工资会更高。这就是说,在中国PhD们的工资是拥有相似教育程度社会工作人员的四分之一。 在美国,PhD平均年薪两万五千美元(税前),以收入水平较高的纽约为例,纽约人的平均年薪七万美元,还不到PhD工资的三倍。另外,作为在读博士生在不同的州还会有有不同额度的退税,再次保障了博士生的合理薪资水平。
尽管人民币在日常生活品上的购买力是和美元类似的,但是如果要买个iPhone的话,中国博士生不吃不喝三个月能攒一个iPhone6,美国平均收入水平的PhD每个月的收入也基本能买三部iphone,也难怪我们要卖肾了。
已有的科研人员选择科研的目的不单纯,对于现有PhD缺乏必要考核
鉴于国内的就业压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继续深造的目的是为了逃避社会,拖延找工作的进程。高等教育的普及虽然圆了很多人的大学梦,但是也导致本科生就业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这也间接导致一些并未打算潜心学术的毕业生不得不选择读研/博。并非是要歌颂资本主义世界的学生多么单纯,在美国当然也有一些人为了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选择继续深造读博。然而由于美国博士生的淘汰率在20%~30%左右,系里哪个学长第一次preliminary exam没过,都让我们听着捏一把冷汗。读博这个选项不但不是个舒适的“备胎“,反而是相当难追的“女神“。国内现在除了几个高校的一些专业有毕业硬性指标(发几篇paper,在什么级别的journal上发)以外,相当一部分考核形同虚设。我认为要想提高国内科研的竞争力,在博士第三年开始前,国内高校也需要进行一次很严格的考核,pre-candidate需要展示自己对科研前沿的把握,自己未来3年的计划和过去两年的实验成果,在各方面都要到达很高的标准才能继续往下读,淘汰率设在15~25%左右。升高淘汰率并提高PhD工资,这样教授在挑选PhD的时候就会更加慎重,毕竟如果第三年的考核fail的话,之前的投资就都付诸东流了。
部分教授在PhD身上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严重不足
据我观察,在国内有一部分导师只花了很少的一部时间在指导学生上。这点从每个组的size上就能大致看出。举个例子,某中国top2大学里搞电子传导和发光材料的物性电性计算的组,一个大教授手下3个小教授,小教授手下6个博后,再往下6个PhD和2个MS。而CMU相关领域的一个组 Nanoscale Transport Phenomena Laboratory,只有1个PI一个博后6个PhD一个MS,paper数量和质量和国内科研组的水平是类似的。难道是实验设备有差距?这俩组都是做计算的,对这方面的要求并不高。这就牵扯到博士生这五年所做work的质和量上的差距。PhD研究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受教授的影响,毕竟教授在这个领域是专家,对科研前沿的把握要成熟很多,能不能和导师进行频繁而有效的沟通直接决定了这个PhD作为科研工作者的水平。其实,如果教授只是想让一个PhD用五年的时间把实验室已经比较成熟的项目稍微拓展一下或是作些补充,他/她是不用耗费什么时间精力在这个PhD身上的,只有做新项目,做很难但也很exciting的项目,才有充足的动机来和学生讨论。除非真是在相关领域里最top的组,做几个新项目哪里用得着一大把博后一大把PhD的,在美国搞微观电子声子的组,算上教授自己都不会超过8个人。这就是在能保证与学生充分交流的前提下,教授能承受的极限了。 这又和上一点联系在一起了,即,招PhD的投资低风险小–>多招PhD–>没时间管每个PhD–>PhD研究质量下降–>教授不很有所谓因为本来也没投资很多
当然,我承认我对国内教授在其PhD身上花费精力多少的了解没有一个很大的sample,其实在国内读博的同学们可以在留言时提一下自己每周能见老板多少次,每次多少时间,我对这方面的数据很有兴趣。
科研资金分配环节不合理,导致科研的功利化现象较严重
说中国科研总资金投入不够,其实不准确,2014年中国研发投入13400亿元,占GPD 2.1%,这个比例超过了欧盟。但是,这么多资金所换来的成果却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科研资金的分配不合理,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发到该发的组里。这个问题仅仅从大项目(一千万以上)的立项步骤就能看出来,下面是饶毅教授写的一篇文章,里面就提到了他作为立项专家组成员的经历。“千人计划”专家饶毅:科研经费大项目指南是怎么立项的 所谓“立项”,就是从一个列满不同科研项目的单子里选出最promising的项目,然后在每个被“立项”的项目里会有2-3个研究组来竞争经费。这里的项目一般都覆盖很多领域。
“那么单子给了专家组成员,他们可以看到什么?每个项目有两段介绍,“国家战略需求分析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每段大约250中文字,共500字,有时还有另外一些文字介绍,不过内容也有限。
如果不懂科学,不懂中国科学界现状,可能会觉得这好像真有规则和程序。
我在此要不谦虚地说明,我的知识面要算比较广。但是,如果要我看单子上的文字,依赖如此少的信息,除了对少数一两个有点感觉,对绝大多数项目,我无法知道哪个项目优于哪个项目。因为,很有深度的项目可以体现不出来。而很一般的项目,如果会写短小精悍的标语口号,也能很动听。而实施的可能性,多半也无法比较。”
--饶毅
这个随便想想也明白,一千万科研资金的用途仅仅凭借几个专家的打分决定显然有失偏颇。专家再厉害也是“专”家,在A领域里是大牛的人,可能对B领域的理解还不如一个B领域里average教授的水平,更何况是通过草草500字的介绍就要做决定。所以说,科研资金跟研究小组之间精确的匹配甚至比资金总量的多少还要关键。在美国,教授每篇proposal的写作水准(以及篇幅)是要超过publication的,而审核者一定是同领域里的顶级专家。最重要的,整个评审过程虽然采取匿名形式,但是投票也好评分也罢,最后的结果都是内部公开的。
跟充足的,被有效利用起来的研究资金直接挂钩的就是科研质量。每个组的研究从长远来看都是有一个主攻方向的,在这个方向上研究得越深入,失败的风险就越大,但相对的如果成功了成果会很丰硕。然而,出于资金方面的顾虑,很多组都倾向于打安全牌:有成功率较高的,能稳稳申到资金的项目,就不会做一个风险大回报高的高难度项目。于是很多组会避免涉足科研项目的纵向发展,而开始做起其它领域里的分支项目。这就导致了下面这个现象。
在各种论坛上会看到人说:中国学生的creativity不行啊,人家欧美科研组的成果都是“A”,然后发nature/science,我们就屁颠屁颠地把A’ A”, A”’都鼓捣出来然后发3篇灌水文。问题的表象是对的,但原因不对。
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就是当我有底气把能出10篇灌水文的资金用来做两三个可能完全没有成果的项目上,这种项目如果搞出来一个就发一篇top journal,然后在别人看来就是“有创造力”。
其实,同样的问题美国也存在。在美留学的很多学生都听过这个理论:从top 3毕业的pPhD,有一部分能在top 3找到教职,其他的就去top 15找教职, 从top 15毕业的就只能去top 40找教职,以此类推。前几天跟旁边实验室的一个PhD聊到这个,他的想法很在理:只有当PhD去一个很top的组里干活儿时,教授才有底气让他/她放开了去做一个全新的project,失败了算他俩倒霉,要是做成了,这个PhD就牛了。如果导师只敢让新PhD做老PhD啃过的东西,你怎么可能超越他,又怎么可能把后续研究说带走就带走,自然而然平级找教职就变得困难了。绕了这么一大圈,教授让学生“创新”的底气是哪儿来的?资金和生源质量。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把钱都给了那些做得出来做不出来谁也不知道的项目,科研不就成了一场赌博了么?
对,科研这事儿它就是一场赌博。对于PhD们而言,把自己五年的青春奉献给科学事业,没时间找女朋友,挣不了大钱,毕了业前途还一片渺茫,那这难道不是一场赌博么?我只是希望这场豪赌不要都让PhD们买单。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李晨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18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中国科研水平真的很差吗?
为何中国学者搞科研,却要写成英文的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