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可以做的解释非常多。我建议大家多关注这题目的各个答案,尤其是咨询师们写的答案,你们会看到不同理论取向,甚至相同理论取向的咨询师在理解心理学现象的时候有多么不同。
在这里我想提供一个尽可能简洁的角度,一个理解这问题的可能。
当我们谈论把不幸“传递”或者“避免”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把一个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放进讨论当中,而不仅仅是创伤(不幸)本身。
而谈论关系,有三个通用原则:1、有关系比没有关系强,稳定的关系比不稳定的关系强,有好关系比糟糕关系强;2、早期的关系会对后来的关系造成影响;3、人通常无法在关系中无中生有。
举例来说,有一个糟糕的妈妈比没有妈妈对小孩的影响要好;有一个状态稳定的妈妈比一个不稳定的妈妈要强;有一个好的妈妈比糟糕的妈妈要强。这种关系的描述在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里面称为客体关系的有无、客体的恒常性与客体关系的好坏。大体上,这对一个人的客体关系能力的影响是 有无〉恒常性〉好坏。(注)
过去的关系经验会对当下的关系处理带来影响。这里我们能够看到,常见的影响是重复或者相反:要么和过去的关系模式相似,要么和过去的关系模式完全相反。比方说,一个在家暴中长大的人有可能成为一个信奉拳头解决一切的人,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完全拒接和反对暴力的人。
然而,一个人无法在当下的人际处理中呈现过去不曾体验过的模式。比方说,一个讨厌家庭暴力的人,可能会在反抗暴力这件事情上表现的非常极端,不容许哪怕一丝暴力性的成分(而切实的行为)存在——而这种极端强硬的态度,恰恰是充满控制性和攻击性的。更进一步,在真正体验过更好的关系模式之前,个体很难相信其真实性,进而无法觉察或者拒绝承认其存在。比方说,在一个充满谎言、欺诈和不安当中成长起来的人,倾向于将别人对自己的示好看作是诡计和巴结——与其相信人与人之间能够真诚友好,不如像过去那样对别人心怀警觉来得安全。
说到这里,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给出一个答案:之所以造成人们面对不幸的不同态度和他们对于创伤事件的态度与自身的关系经验有关。倘若一个人面对创伤的应对方式是通过认同成为加害者来回避创伤,那么就有可能向他人做出伤害性的行为;两一方面,倘若一个人在过去并不曾体验过另一种不同于加害-受害的关系模式,则很难从真正意义上避免加害的发生——因为这是唯一确定、熟悉、可抓住的关系。
同时,这也给出我们一个解决的思路:走出这种关系循环除了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清晰认识以外,还需要学习和获得新的关系体验。一个曾经在暴力创伤中得到过照顾和关怀得以振作的人,才能够真正意义上面对创伤:承认创伤对自己带来的伤害和影响下,不再执着于此,继续过自己的人生。
———————–
注:在客体关系的有无之后,恒常性和好坏其实是两个独立的维度。里面派生出来的四种组合其实都存在。两者的排序仅作为影响力强弱的比较,这里不同的人大概有不同的意见吧,一个不稳定的好妈妈和一个稳定的坏妈妈,对人造成影响上的差异是一个很值得探讨和深究的话题,但这样的讨论已超出题目探讨的范围,在此不作过多的展开。
(初稿于2015-7-3)
P.S:关于客体关系视角下的人格成长,可以关注下我专栏的这篇文章:“我”是谁——精神分析人格理论梳理(中) – 咨询の「魔法」と「炼金术」 – 知乎专栏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59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让酒桌上的人随意喝酒,而又不勉强他人,宾主尽欢,有何好的方法?
为什么当有他人在场时,助人的行为会让人感到尴尬或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