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几个气候变化和碳市场的宏观概念问题插图

之前在 除了「碳市场」,还有哪些用以解决气候问题的市场机制?效果如何? – 环境经济学 这个回答中和@马甲哥进行了一些讨论,他提了四个疑点,我一写就写了2300多字的回答,但评论区答复最多只能回复1000字,思前想后,决定把这个作为专栏的第一篇正经文章吧。

疑点一:

能否把证明“95%以上是人类造成的”的报告来源贴出来?
有没有反对的声音,反对的声音有没有因为”政治不正确“而受到打压?
在当前高度商(fu)业(bai)化的科研领域,有些时候多数的支持不代表就有说服力。我们要能够听到多方面的声音。

首先道歉一下,昨晚还是凭记忆写了“95%由人类造成”,那是新闻媒体的误读,IPCC报告中文版的原文是“极有可能的是,观测到的1951-2010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的一半以上是由温室气体浓度的人为增加和其他人为强迫共同导致的。人类活动引起的变暖最佳估计值与这个时期观测到的变暖相似。”这里的极有可能,在技术附件中是95%的高信度。用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的话说,是“现在的全球变暖是一半以上是由人类造成的,这样结论的可信度是95%”。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的链接是IPCC –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至于IPCC的学术地位和政治影响,随便百度一下即可。总体而言,这已经是全球科学界和政界争论了近半个世纪一个比较一致的结论。

至于说反对声音,应该说气候变化问题从刚提出来就是一片反对,但慢慢地显示欧洲内部承认,再到其他发达国家承认,这是一个逐步赢得信任的过程。就算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也存在着争议,但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有些州如加州、东北部的RGGI 9个州也已经承诺进行减排,很多保守的州目前也在争论要不要进行减排。可以说,气候变化问题没有压制过反对的声音,而是逐步地说服各国主流思想。多方面的声音一直是有的,可是拿不出更详实的科研证据来反驳啊。在没有观点预设的前提下,现在支持气候变化一派的成果是更加令人信服的。

疑点二:

政府设定Cap,这个Cap 怎样来设定,是由市场来决定还是有由几个大人物开会决定?
设定了之后怎么却实际测量,企业偷排有没有办法管理。Cap & Trading 和 CDM 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真正的办法可以去measure,二氧化硫还好一些,对当地有立竿见影的影响,而二氧化碳的全球性影响也决定了其基本上不可能被有效地measure。
唯有从源头,化石燃料入手,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好问题。我以后会详细展开说。现在先简单说说。

首先现在人类的总体目标是“2100年全球温度升高不超过2摄氏度”(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然后科学家根据这个目标来计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容量还能排多少,然后计算出人类社会未来需要比现在减排多少,然后各国通过国际谈判争论之后宣布各国的减排目标和时间表。这个2摄氏度刚开始其实就是个半拍脑袋的数据,但最近很多科学研究证明,按照目前人类的努力程度,分分钟就上升4摄氏度以上,对人类社会的危险将更为巨大,因此先维持着2摄氏度的目标也未尝不可,总比一直不减排好。

其次,各国根据自身的减排目标、经济结构和排放情况确定自身的减排计划。由于温室气体主要源于工业企业和交通运输,他们自身的减排潜力要比农业之类的更大,因此要针对他们制定更严格的减排目标。例如国家目标是到2020年减少40%,那么这些工业企业和运输业就要在2020减少45%。结合之前的排放数据cap就出来了。

这个过程中,除了2度目标是有点拍脑袋之外(但也是一个可行的目标),其他的步骤都是科学界、政界、工业界等不断博弈得出来的结论,绝对不是“几个大人物开会决定”。这个过程也养活了像小弟我这样的研究狗。

二氧化碳的全球影响性和具体排放源的监测是两回事,整个社会大部分的排放监测已经有成熟的方法,误差可以控制在一定低的范围,具体方法看下一段。化石燃料和碳排放交易关系相当密切,不是说用了碳排放就不是从化石能源着手,这个可以再交流。

疑点三:

污染治理最重要的要素是监管,只要监管到位,不管使用所谓“市场”手段还是“行政”手段,都可以达到不错的治理效果。监管不到位,尸位素餐,理论上再牛逼的“市场”手段也得完活。监管到位,就算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一样可以达到效果。
根据之前的了解,碳排放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实际操作层面很难达到有效地监管。(比如,工厂说减排了到底减排了多少,CDM说offset了,到底offset了多少,这些都是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测量)。
在这里也要请教一下 @陈志斌 ,在目前实际操作层面使用的监管手段是什么? 有效程度如何。

欧盟和美国在监管方面已经有很多经验,形成了一套MRV制度(Measuring, Reporting, Verifying,监测报告核查),国内的碳交易试点也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也是以后专栏可以仔细介绍的内容。
现在的核查主流的是折算法。通过企业的能源消耗和生产过程中某些原料的使用量,用公式计算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多少。企业根据政府规定的要求和方法学计算并报告后,政府会请第三方核查机构进行核查,与企业的原料购买发票、产量等数据进行校验。通过多个数据来源交叉核对,以及企业自身历史数据纵向比较、同类型企业排放强度横向比较等方法,基本能保证数据准确性。这种折算法往往比在线监测要准,而且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在线监测技术也很不成熟。

CDM offset多少测不准?这是从哪儿看到的?我的同事就做过很多CDM审定核证的工作,老外也是认可的。CDM机制失败的问题从来就不是科学性或者数据准确性的问题,这个有空可以详细说。
至于如何保证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这就是管理上的问题了,很多类似的认证机构管理办法可以借鉴,这只是执行的细则,不是反对碳交易的理由。

疑点四:

关于“中国目前污染的恶劣的实际状况还远远没有到达需要治理“碳”排放的境界。我们还有很多其他更严重,更紧迫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去处理。 ”这个问题。

目前习李两位领导人,在气候变化方面非常积极。习近平:中方计划2030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时政–人民网李克强:着力推进提质升级发展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时政–人民网如果我国真的是没有到这个地步,国家领导人会这么积极?以中国目前逐步强硬的外交政策,国际压力是不足以主导我们做这么大的决定的。

首先,我国碳排放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人均也超过欧盟,而且还在继续上升。如果中国不减排,可以说全世界再怎么减都没有用。我国现在各种以负责人的大国自居,在这个方面通用也不能逃脱责任。而且,中国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其次,温室气体减排和治理污染不是对立的。优先处理危害人体的污染问题没有错。可是以往的各种环保政策,无论是行政手段还是财税手段,对这些污染物往往都无能为力,最起码连监测准确都做不到。而美国的二氧化硫交易已经证明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能够有效减排,从而政府在排污上也开始采用市场交易政策。
可惜的是,由于中国各项技术制度的不成熟,污染物交易政策从上世纪80年代试点到现在仍然没有成功(以后有机会可以谈谈为什么)。此时碳交易进入官方视线,其监测准确性,交易标准化,排放危害同质化的特点特别适用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政策。更重要的是,高污染行业往往也是高排放行业,减少了排放,往往也能减少污染。这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更多是关联的。这在治理PM 2.5等大气问题时尤为明显。

第三,使用碳市场能促进企业产业升级。碳交易政策对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来说往往就要掏钱购买配额,对低排放、高附加值来说的企业往往能出售配额赚钱(Why?与配额分配方法有关,以后可以详细说)。这能够大大促进中央推动产业升级的政策实施。实际上,碳市场已经是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明确的重要任务,势在必行了。

以上这些不知道能不能稍微解答你的问题。很多论据数据都来不及搬上了(而且我作为一个专心碳交易实操的人回答这些宏观问题也太辛苦了)。水平有限,如有错误请赐教,欢迎讨论交流。

最后,这个专栏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和看法,不代表所任职公司及政府碳交易主管部门的意见与决定。

本栏目内容仅供交流和参考,未经授权拒绝任何形式及任何媒体的转载。

图片来源:Climate Change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