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肖瑞峰教授做客博雅讲坛,为学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诗品和人品”的精彩讲座。巧合的是,讲座主题奇迹般地与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材一致。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是个材料题,题目自拟。材料如下: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高考故事】我校肖瑞峰教授神预测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插图

讲座上,肖瑞峰教授以“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开篇,借用孔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话诠释了诗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诗品”是诗的品质、品格和品味;“人品”是人的品行、品性和品德,“诗品”和“人品”有着若即若离、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接着书记从“文如其人”和“言非心声”两个方面,分析了诗品和人品相符和相悖的两种情况,并最终以“欲醇人品,先正人心”总结全篇。

针对“文如其人”肖瑞峰教授分别例举了李白、刘禹锡等文人的例子,对此他总结“李白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志存高远、锐意进取、高度自信、不畏挫折,而又胸无城府、率真任性、放言无忌、不拘小节,其为人如此,为诗亦如此”而“刘禹锡一生忠于理想,守正不阿,文如其人,他的诗歌也塑造了一个大公无私、勇于挑战的自我形象”。

就像本次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材料中所说的,由于文学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在诗品与人品的关系之中,还存在着“言非心声”这另一现象。肖瑞峰教授以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为例,阐述了“诗品高洁,人品卑劣”的具体表现。诗云:“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他分析 “望尘而拜”的潘安却能作出高情千古的《闲居赋》,实则是文不如人,因此才会名列二十四谄友之中。

针对之所以会出现人不如文、言非心声的现象,肖瑞峰教授提出三点原因:

①很大程度上是缘于人格的二重性、多面性;

②是缘于道德传统和诗歌传统的因袭;

③是缘于艺术人生对现实人生的提升,表明诗化人格对物化人格的超越。

肖瑞峰教授的讲座内容和今年的高考题神吻合,他自己也很意外。他是博士生导师,“诗品与人品”最初是他给研究生上课时设计的一讲内容,他还设计了诗歌与仕途等其他内容。

媒体报道:我省高考作文题与报纸一则旧文神吻合 原作者称意外,链接:

http://zj.zjol.com.cn/news/107166.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高考故事】我校肖瑞峰教授神预测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插图1

【高考故事】我校肖瑞峰教授神预测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插图2

分享到